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不满传统幼儿园教育 妈妈办起了"家庭幼儿园"

--------------------------------------------------------------------------------
点击次数:2524  发布时间:2010-11-11 13:22:06

 

  在家庭幼儿园内,孩子们在自由地玩耍。 不满传统幼儿园教育方法 希望实现“让孩子自由成长”的理念

   文、图/记者 黎亮

   一种以“让孩子自由成长”为理念的家庭幼儿园正在悄然出现,这类家庭幼儿园在招生上不追求“招得越多越好”,在收入上不追求“赚得越多越好”,办园者们抱着一颗爱心,希望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气氛很自由 孩子很开心

   粒妈的家庭幼儿园坐落在番禺某大型小区内一栋别墅里,客厅装修成了幼儿园的样子,木地板上放着为数不多的简单玩具,墙上写着“娃娃家欢迎你”。二楼一间房是孩子们的卧室,擦得锃亮的木地板上并排放着三张小床,卧室窗外一片绿意盎然。四个小朋友正在客厅欢快地玩耍,其中一个小男孩每次都从窗户进出,“他从来不走门”,粒妈笑着说。

   位于天河区的鸣远幼儿园,与粒妈的想法不谋而合,创办人陈意韶倡导“使儿童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正常发展和成长”。因为2008年已经建园,筹备时间更长,这家幼儿园发展得更为完善。

   起因:“传统幼儿园太束缚孩子”

   谈起开办幼儿园的原因,粒妈和陈意韶都说到了同样的问题:“觉得传统幼儿园太束缚孩子。”“一句话,那些幼儿园太困住孩子了,在规定时间做规定的事,虽然比较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比较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标准的学生,但我不希望孩子成为流水线的标准产品。”粒妈说。陈意韶和粒妈的经历基本相似,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如此环境中成长,所以她不惜辞掉收入丰厚的IT公司高管工作,开起了投入巨大,但回报无期的幼儿园。

   困境:只求持平但仍入不敷出

   粒妈和陈意韶都从现在的生活状态中获得了快乐和满足,但快乐背后也有不少隐忧。首先是生源问题,像粒妈这样的小型家庭幼儿园,没有证照,也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

   其次是经营和教育理念相冲突的问题,粒妈的幼儿园收费不算贵,根据粒妈的计划,幼儿园最多招收10个孩子,“孩子太多,挤在一起不够自由,就违背我的初衷了。”但即使粒妈的幼儿园长期保持满员状态,在除去人工和房租后,也没有多少盈利。即使像鸣远幼儿园这种已经颇具规模的幼儿园,为了贯彻教育理念,不得不严格控制入校人数,由于招生有限,支出巨大,至今还未能收支平衡。

   家长:赞许新理念 但也不放心

   现在读幼儿园的孩子,家长都是70、80后,他们多数人对“让孩子自由成长”的教育理念表现出赞许的态度,但也坦承对此类新兴的家庭幼儿园不太放心。将孩子送到娃娃家的家长,多数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也有家长非常有取舍的勇气,一位家长的孩子本来也已经进了名园,已交了三万元赞助费,但来娃娃家看过后,连赞助费都不要了,直接将孩子送进了娃娃家。

   专家:幼儿园多样化是好事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系主任周燕表示,这种非营利性质的家庭幼儿园萌芽,在她看来是一种挺好的现象,“目前国内的幼儿园形式比较单一,在国外,幼儿园的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有的可能就只是社区里一个小小的玩具室或者图书室,让孩子周末来消磨时间,应该说,允许不同形式、不同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存在,可以满足不同家长和孩子的需求。”周燕认为,为了保证此类幼儿园的饮食和安全,是应该将其纳入监管,但政府在准入门槛方面,应该多层次一些,而不是一刀切,让更多优秀的、形式多样的幼儿园可以拿到正式身份。

 


—— 信息源自:大洋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