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李江涛)北京大学11名教授最近致信校长周其凤,建议北大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束缚,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方式。
周其凤表示,同意这个建议,但因招生问题事关重大,向北大同仁和校友征求意见。北大招生办9日回应说,将认真研究教授们的意见和建议。
北大教育学院文东茅、中文系张颐武等11名教授在致校长的联名信中表示,北大虽然实行自主招生、大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等改革,但局部改革作用有限,目前还是“唯高考分数论”。这种招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被动地根据分数线“拉生”“求生”,由此埋下种种影响素质教育的隐患。
教授们认为,如果将考试作为学校选拔学生的唯一标准,以简单的一两分差别作为判断录取与否的硬性尺度,而不问学生的素质如何,专业理想如何,对于本校的热爱与否,这样的录取必然给以后的培养带来太多困难。显然“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是不符合北大人才选拔和创新型、引领型人才培养要求的,也难以全面体现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
教授们表示,高水平的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办学目标,也都会在招生方面突出其办学特色要求,而在“唯高考分数论”的招生体制下,高校无法根据自身需求选拔学生,面对少数虽然分数高但不一定适合本校培养的学生无法淘汰,面对略低几分的优秀农村考生也爱莫能助,自然难以突显人才培养的特色和水平。
教授们建议,北大应当进一步加大招生改革力度,率先尝试采用“高考成绩与本校专家面试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即:在以中学学习情况和高考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考生提交申请和多学科专家团队面试的环节,加强对学生求学意愿动机、平时表现、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的考察,以此综合决定对学生的录取与否,从而维系招生工作中高校的自主性,扩大高校教师在招生选拔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为了实现这一改革,学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科学严谨的程序设计和制度安排,以确保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拔原则,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对于教授们的建议,北大校长周其凤通过北大网站表示,“完全同意这个建议”,但因“招生改革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怕考虑不周,”因此将该建议向北大同仁和北大校友公开,“听取意见,以求完善”。
北大招生办有关负责人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已经注意到这封信,信中所反映的问题的确是当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中的重大问题。教授们的观点、思想和智慧对于推动北大招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深受启发。但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关系重大,我们必须在认真研究,充分调研,深刻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北大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稳步、审慎地推进各项改革措施。”
“我们将认真研究教授们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周密论证,精心部署,共同推动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出贡献。”这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