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家庭教育呈现五大问题 独生子女代没有成功经验

--------------------------------------------------------------------------------
点击次数:5261  发布时间:2010-11-8 16:24:10

  “独生子女代”没有成功的教育经验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总结了家庭教育的五个主要问题,第一,盲从,面对日益杂乱的教育信息,家长缺少分析、选择的能力,轻信专家的说法;第二,急功近利,家长有能力并舍得为孩子教育投资,但不知该投向哪里,有的家长只顾眼前利益,不顾甚至牺牲孩子的长远利益,让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第三,做事操之过急,有的家长遇事不思考,头脑一热就做出决定,让孩子接受超前教育,进行掠夺性智力开发;第四,攀比,有虚荣心理,家长专门拿孩子的弱势与其他孩子的强势相比,打击孩子自信;第五,家庭代沟日益加深,孩子与父母不像过去那样亲密,不能很好的沟通。

  那么,根本原因在哪里?赵忠心指出,我国的独生子女代出现的背景与国外不一样,不是因为经济的发展顺势而产生,而是要响应政府号召,并非个人完全自愿,由此,家长们产生心理落差,对孩子的定位过高,给孩子提供着过于理想化的生活环境。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提出,我国的独生子女代是人类历史、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后,所出现的从来没有过的人类亚种,因为从来没有过这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被集中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中,我们以前所有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的,而不适用于今天的孩子。所以,面对今天的孩子,我们没有经验,不知如何去教育。

  另外,抚养孩子本身是很私人化的事情,但现在许多父母却把孩子交给保姆、老人抚养,导致孩子与父母的情感越来越远,出现不少管“阿姨”叫“妈妈”,管“妈妈”叫“阿姨”的现象,“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的说法离我们越来越远。对孩子的养育教育投入大打折扣,投入少,回报也就肯定少。

  现状

   在上周末举行的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专家们称,中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可以说,每一次有关家庭教育的活动,都座无虚席,而正是由于对教育的高度关注,也使得今天的家庭教育产生了过去没产生过的一些问题,导致孩子们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建议

  不要热衷于“抢跑”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人尊重,但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长们却开始迷茫,不知如何把握。例如诚实守信是不是等于迂腐?团结友爱、谦虚谨慎、平和善良还是不是美德?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要不要忍让,忍让是不是就是没出息?向老师、领导反映情况与打小报告是不是一个概念?竞争是不是当今社会的唯一规则,还要不要协作、互助?科学技术发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不要培养?……

  对此,赵忠心理事长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道德水准,新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家长们会出现众多的困惑。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新东方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敏洪认为,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很多本质的东西是不会变的。家长教孩子的时候应该教给他们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教他们鼠目寸光有便宜就占、不诚信地获取资源,还是教他们真正有用的一辈子的价值观?作为家长,教育孩子请往后再看十年、二十年,社会希望什么样的人成为主宰?即使现代社会中欺骗的事情很多,但人们依然欣赏诚信、善良、乐于助人、开朗、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

  在家庭教育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误区,值得关注。比如“抢跑现象”,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典型误区,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指出,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家长,像中国今天的家长如此热衷于抢跑。中国家长多是首次面对只生一个、只养一个孩子的现状,他们无法接受孩子将来是个庸人。于是,为了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目标,就产生了本不应该产生的现象。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开始让孩子抢跑,甚至连幼儿园也开始分快慢班。

  那么,抢跑的孩子真的能比别的孩子优秀吗?刘长铭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其实,在起跑时,谁占第一、第二并不重要,甚至跑了一半路程时,谁在第一第二都不能决定他能最先达到终点。回想一下,30多年来,我国靠抢跑培养了不少的尖子生、竞赛的金牌得主,但是,他们中并没有产生多少科学大师。所以,培养孩子成才不在乎是否抢跑,而是是否具备坚持不懈的努力。”

  赵忠心理事长还指出了另一种现象:“教育妈妈”,指的是当今一些父母对孩子进行过度教育,总想通过对孩子的各种教育,帮助孩子成长。其实,家长对孩子教育太多,会导致孩子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欲望,所以,一定要留给孩子自由学习的空间,才能学习更好的知识和能力。本报记者 曹运静

 


—— 信息源自: 华商网-华商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