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考虑义务教育“下延”是时候了

--------------------------------------------------------------------------------
点击次数:4613  发布时间:2010-11-5 16:03:55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中央的高度重视、舆论的强烈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是时候考虑义务教育向下延伸的问题了

  11月2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两所幼儿园,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并与教师和家长们座谈。次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均据新华社电)

  这说明,群众反映强烈的学前教育难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前不久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写入了幼儿教育的有关内容,要求“加大政府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此次,温总理经过调研和座谈,提出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体现了中央对民生难题的关切,让我们看到了解决学前教育难题的希望。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今年开学前后,多家媒体不约而同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揭示了幼儿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在新华社的报道中,用“公办园稀缺化、民办园两极化、优质资源特权化、收费贵族化”来概括幼儿教育的问题。

  事实上,在义务教育免费、大学普及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幼儿教育却长期游离于财政责任之外,成为教育各阶段的短板,也是问题较多的薄弱地带。家长普遍反映,“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在城市,幼儿教育的职能,大部分交给了“市场”,各种不同等次的民办园,占了半壁江山,有天价的贵族幼儿园,也有处于非法边缘的“黑幼儿园”;而少数公立的优质幼儿园,基本上与普通老百姓无缘。媒体调查显示,在北京首批示范园之一的“北京一幼”,每年100余个名额几乎都被公职人员子女占用,进来的许多都是“条子生”。

  这只是大城市的情况。主要问题集中在优质资源稀缺、分配不均上。更大的不均衡,还存在于城乡之间。在广大农村,幼儿入园率很低,幼儿教育刚刚起步,一些地方连一年的学前教育都无法达标,不少农村孩子,更是连幼儿园什么样都没见过。

  温家宝指出,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处在人生第一阶段的学前教育,也是教育公平最基础的一环。在国外,幼儿教育基本都是国家的责任,即使在市场化最充分的国家,也不会把孩子教育的事,完全推给市场。

  因此,在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上,我们是有共识的,即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属性,更加强调政府的责任,加大政府投入。目前所缺乏的,是在法律保障、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在“普九”推行多年之后,很多教育专家也在倡议义务教育的“延长”问题。关于“延长”的方向,主要有“向上”和“向下”两种意见,即向上延长至高中,或向下延至幼儿园阶段。根据当前整个教育的现状、鉴于幼儿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向下延伸的意见显得集中一些,即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逐步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

  这样的目标,实现起来并非遥不可及。在一些财力比较充足的城市和地区,资金投入已经不是大问题。但是,在推进教育公平上,很多时候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因为,站在一些部门和部分有权者的角度,优质资源匮乏、分配不均,对他们来说影响并不大,甚至于不是“坏事”,一方面他们的后代可以坐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更能体现自己部门的重要性,继续享受那种予取予夺的优越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性安排,推动幼儿教育回归公益,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尽快补上幼儿教育这个短板。中央的高度重视、舆论的强烈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是时候考虑义务教育向下延伸的问题了。(丁永勋)

 


—— 信息源自:《新华每日电讯》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