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3754 发布时间:2010-11-5 15:56:40 “以一个家长的身份来说中国当代的教育,我的看没法只有四个字:我不相信!”这是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先生,在北京闭幕的新东方第三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说的一段话。时在10月31日。(11月2日《华商报》) 本来,钱教授的演讲主题是《国学与国运》,但当他走上讲台以后,却临时决定变成一次探讨中国教育现状的“即兴演讲”。他认为,如果在孩子面前不断“让步”,为他们的行为错误“开脱”,过度“鼓励”,没有惩戒,导致现在的孩子碰不得、骂不得、更打不得,将来进入社会后,只要有一个小小的挫折,就足以摧毁他。他列举说,新加坡老师手里都有一把“戒尺”,可以适当惩罚学生,但这并没有妨碍它成为一个教育良好的国家。因此他告诉大家,“不要再对孩子们说‘快乐学习了 ,告诉他们学习就是痛苦的,只要高考模式不改,教育方式就不能改。” 我是赞同钱教授观点的。但这些话从他的嘴里说出,还是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感到这是一个特别搞笑的“幽默”。你想,倘若您去自由市场买菜,卖菜的大爷对您说,我买的菜的质量,连我都不相信,你会是何感受?反正看完消息的那一刻,我就想到了这个譬喻。 去年,义乌一位颇有名气的企业家,因儿子屡败家产,最终“偷卖”自己和老伴委身养老的楼房,致使老人被逐出门、流离失所,一怒之下,老人将儿子告上法庭,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而父母辛苦赚钱,子女不断折腾,两代人之间的不小差别,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当然,人们除了关注事件本身以外,更期盼这位企业家以自身经验撰写的20万字的《失败的育儿经》,能够早日问世,成为天下家长的一个借鉴。这也同时说明,钱文忠教授的这个论点,绝对不乏论据的支持。 如今许多孩子,被某些人视为“草莓一族”,意思是说他们看起来色彩鲜艳,内里却苍白绵软,稍一施压就变成一团稀泥,表层还疙疙瘩瘩的挺有个性。这种“草莓”品格的养成,更多是家长、社会教育不当的结果。不少孩子,在家里得到了充盈的关爱和呵护,却淡化了应受的道德教育和磨砺教育。更有甚者,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爱没有原则,使得孩子完全凌驾于家庭之上,行为霸道、心理自私,稍有不顺就火冒三丈。加之应试教育之下,一切为考试成绩让路,品行的培养无人重视。如此,教授不相信教育,就成了必然的结果。只不过这样一来,百姓将何以堪啊。
—— 信息源自:半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