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关注]郑州一高校跟踪调查高考状元生活 过半挂过科

--------------------------------------------------------------------------------
点击次数:2542  发布时间:2010-11-4 16:49:16

 

   逃课、挂科、谈恋爱,眼下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必修课”,就连“高考状元”也不能免俗。省会某高校连续四年对该校多个院系入校时的“高考状元”跟踪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考成绩第一名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下滑,且一半受访者曾有过考试作弊经历。

    教育专家认为,巨大的就业压力让大学生普遍变得功利,纷纷在大学期间就尝试主动融入社会,由于找不到方向,容易虚度,荒废了学业。

   逃课率100%,作弊率50%

    这项调查所针对的13名大学生,是该校2006级新生中各个学院的高考成绩第一名。不过,大学四年下来,他们很少有人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感到满意。

    大二时,13人中就已经有8人出现过挂科,甚至有个别人到毕业时,因挂科太多而无法拿到毕业证。

    “高考状元”们的逃课记录能说明一些问题。读大二时,“高考状元”们的逃课率接近100%。到了大三,13人中有6人经常性逃课,7人偶尔逃课。有多达50%的受访者坦承,自己曾在考试中作弊。

    至于逃课原因,受访的“高考状元”中,有6人解释,逃课时间用来应酬和自学,7人则表示逃课是因为对授课内容不感兴趣。

    2006年首次接受调查时,多达11名受访者有考研意愿,而在4年后的今天,13名“高考状元”只有2人考上了研究生,8人选择了就业,且大多并非专业对口就业。另外3人中,一人继续备战考研,一人创业开起了餐馆,另外一人则因故退学。

    普遍感觉“赚钱太难”

    调查显示,2006年秋季,这些刚入校的大学生大多表示,希望能够依靠奖助学金或勤工俭学来完成大学学业。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赚钱挺困难。第二年再次接受调查时,有9人坦承自己的生活费用“由父母提供”,只有2人靠“兼职”挣钱,1人靠奖助学金维持生活开支。

    到了大三,生活费用靠家庭供给的受访者,达到了11人。毕业时,仍有11人表示“还在拿家里钱过日子”。

   四年下来,13人当中只有5人曾拿到奖学金,且不少还是入学时的新生奖学金。

   13人中,只有外语学院的小李通过开餐馆创业,实现了经济独立,代价是挂科太多而肄业,没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过半认为大学应谈场恋爱

    大一时,有11位“高考状元”觉得在大学期间谈不谈恋爱“无所谓”。但到了大三,有7人认为“缘分到了应该把握”,渴望在大学期间谈一场恋爱。临毕业时,则有近一半受访者已经有了男(女)朋友,甚至有受访者认为,大学期间谈场恋爱是一门“必修课”,千万不能“挂科”。

    与此相反的是,在自我认同方面,“高考状元”们则似乎越来越不自信。

    2006年接受首次调查时,12人曾表示希望做学生干部,锻炼自己。不过,第二年,就有8名受访者明显感觉到,自己和同学的关系很一般。到了大学三年级,有3名受访者用“默默无闻”来形容自己。临毕业时,有7名受访者认为自己不是活跃分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信息源自:中广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