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表:教育部“十招”治理择校乱收费 新华社发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日前,教育部首次明确要求,5年内治理好择校乱收费,并且从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完善招生入学政策等方面,向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10项要求。对此媒体和网民有什么反映,下面我们连线中国之声值班编辑,让她来为我们介绍。
主播:今天各大媒体和网络上对教育部治理择校乱收费有什么反应?
编辑:今天,网友们最关注的话题,莫过于近日教育部首次公布的治理择校乱收费的时间表了。教育部此次明确的表示,各地要力争经过3到5年,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教育部还表示,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任何名义和方式收取择校费。
在国际在线、中青在线、新浪网以及各地多个教育网站上,网友们都发起了热烈的讨论。对于教育部的这个表态,大家纷纷拍手叫好,很多热心网友还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向教育部提出自己的意见。
主播:网友们具体都有哪些建议呢?
编辑:有一位新浪网友的留言,代表了大部分网友的心声,他说“择校费的问题已经困扰家长、学生很多年,教育部门终于表态要大刀阔斧治理了!还给出治理时间表,反映出教育部门的决心和信心,值得肯定和支持。但是,单纯取消择校费的指令能否令行禁止呢?这是大家更为关注的问题。”
对此,网友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一名国际在线网友认为,择校费产生的根源在于学校之间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硬件设备等方面的差异。要全面地提高办学质量,这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腾讯网的一位网友表示:“如果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没有明显差异,谁还愿意舍近求远,多花钱上学呢?所以建议各地的优质教学资源流动起来。”
华声在线一名网友认为,要根治择校费,必须要平衡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特别需要提高农村教师、偏远地区学校教师的待遇。
一名中青在线则网友担心,在校际差异没有根除的情况下,家长择校至少还有交择校费这条“明路”,禁令实施后堵住了“明路”,会不会衍生更多暗箱操作呢?
一名北青网网友也表示:如果三五年没能根除择校顽疾,能否问责地方政府?是否能建立起具体的问责制度,让各地方教育部门下决心治理择校费问题。
这个提议得到了一些网友的赞同,有网友建议:针对择校费这一顽疾,教育部门也曾出台过类似措施,但始终无法根治。也许问责制度能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