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不说官话、被学生亲切称呼为“根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昨应“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邀请来南京。该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在“根叔式”演讲中,李培根直言不讳: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高校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让某些教育机构的老师有了为房为车,追名逐利的借口。
“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对教育的敬畏感正在逐步削弱甚至丧失。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比任何时候都更严重地侵蚀着教育的肌体。”李培根痛心地说,在教育机构的某些角落,由此而滋生的毒瘤甚至使其斯文扫地。
在很多高等学府里,某些教育者本身对教育缺乏敬畏感恐怕不是个别现象。一些教师不再有当初作为教师的崇高感,一些教育管理者也缺乏教育的神圣感。行政权力或公权力不太顾忌地挤压教育与学术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当教师为职称而折腰时,当教师为房为车 而逐利时,当教师的爱心不再给予学生时,教育的崇高和神圣荡然无存。
“教育界之外的整个社会当然也有责任。最关键的莫过于政府的作用了。”李培根表示,尽管目前很多教师的实际收入还算体面,却是建立在工资外的“创收”或“项目提成”上。之所以出现此种状况,还是因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
国家应该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严格限制教师的类似“创收”收入。校长及其行政系统不能滥用对学术的权力,其实这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根叔的说法是:低薪就会导致学术腐败,而高薪则可以让这些人塌心的进行学术研究,这是他的主要看法。而我则认为简单的“高薪养廉”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
所谓低薪,就是工资很低难以满足正常的需要,但是现在很多大学老师都拥有了豪车,而且生活滋润,这也源于很多人去捞外快,但是我们好好的想一下,大学老师每月的工资其实不少了,加上各种福利可以基本满足生活了,而且大学老师工作时间非常灵活,学期末完成点学术成果就可以了,这样的工资算是低吗?
而人的欲望永远是无限的,我敢相信即使是“高薪养廉”,到时候还是满足不了人的需求,因为人有欲望,下一个美好永远不会到达真实的内心,到时候高薪了,可能更加重了他们去捞外快的资本,这个时候反而会让学术处于低迷处于难以正常发展的地步。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时间短的国家,大学老师等人也都是比较不成熟的,“高薪养廉”本身对于中国就不合适,现在各种腐败现象加重,从学术腐败到官员腐败,哪个地方都存在着腐败的现象,这个时候不从根源上入手解决,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望来消除别的欲望,这无异于“肉包子打狗”,吃过了永远没有饱的时候,要想从最根本上改善这一现象,还是需要改良中国的制度现状。
制度上的规定让很多人拥有了权利,让很多人可以有时间去做别的,将各种制度性的问题落实到个人身上,提升人们的责任观念,用紧密的价值定位来释放他们对位置的追求,提供好的环境,让竞争淘汰机制走入大学,严格教育成果的考核和“捞外快”的界定,以制度性的规定提升教育成果和减少捞外快,形成一种共同抵制腐败,出现人们不再集中追求金钱,而是真心的研究学术,当制度有了规定而这个时候又出现了“高薪养廉”,这个时候不就是锦上添花的美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