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这是一项十分正确的政策主张,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重大战略。然而,为什么当前还有那么多的民办教师考编,到公办学校任教呢?
民办非企业单位属性是民办教师考编的根本原因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不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希望有一支素质精良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然而,由于民办学校在登记时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属性,所以,区别就来了。
民办学校错位的法人属性,使政府在政策执行上难以做到公正与公平。在各地行政实践中,“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就意味着不是事业法人,导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教育经营和管理格局,明显地人为地被划分为民办和公办两块,所谓“公办学校是亲儿子,民办学校是干儿子”,学生、教师、教育资源、统统因公、民有别被区别对待。导致同一个领域的同一项工作甚至这个领域里具体的个人,由于身份的差别,得到的待遇差异也悬殊很大。比如公办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实行合同制,不占编,有五险一金,而民办学校却没有“一金”。寒暑假时,民办学校只有基本工资或没有。所以“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属性是民办教师考编的主要原因。
绩效工资陆续兑现是民办教师回流的外部原因
为了解绩效工资对民办学校的影响,受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委托,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组建课题组,在2009年年底到2010年年初,开展了一次问卷调研。调研组对民办学校2008学年学费收入、人员经费支出占学校学费年度收入的比例、教职工人均年收入等数据进行详细调研,同时通过与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校长和教师座谈,了解公办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前后教职工人均年收入的变化情况,并撰写成调研报告提交相关部门。
报告声称,从目前各地出台的方案看,大部分地区公办教师月工资都将在原基础上有所上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工资增幅则相对更高,甚至过千元。而民办学校大约60%左右的教师待遇相比过去,都不具有竞争优势了,教师队伍的稳定问题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大量流失,这是民办学校首当其冲将要面临的不利影响。
报告强调,总体上看,绩效工资政策对民办学校发展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很可能是部分民办学校将因此陷入更加困难的生存境地,乃至发生关停、并转等现象。同样在课室,承担同样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样面对那么多孩子,因为校际不同,待遇也有天壤之别,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同工不能同酬,这是教育行业内普遍而怪异的现象,也说明了政府对教育普遍管理的缺位和不当。理论上,教师应当不分公办民办,都是国家教师,享受国家同等待遇。但是,民办学校的经营成本是现实问题,教师待遇占了很大比重。如果依靠民办学校自生自养的经营方式来提高民办教师的待遇,势必要大幅提高收费,其实是不可行的,也违反了我国第一部规范民办教育和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把民办学校界定为“公益事业”的基本精神。
生源差、压力大是民办教师考编的直接原因
通常,民办学校的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极差,相当多的学生,上课不能认真专心听讲,作业不能认真完成,没有自学的习惯。懒和散,被动应付,缺乏积极主动,成了他们多数人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上的基本特征。这些决定了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民办学校以高中为例,和其他公办学校相比生源质量要薄弱许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给老师们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保证学生‘低分进、高分出’,民办学校要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着实要比公办学校付出更多。”
如果长时间没有成就感,民办教师就会厌烦,如果纯粹为生活而教书,就没有成就感。公办教师可以交流,从重点学校流向薄弱学校,工资仍然一样,待遇没有改变,而同样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组成部分的民办学校的教师就惨了,一旦离开就职学校,就不再是教师,没有工资,没有待遇,重新流到成千上万的求职族中,怎么会泰然地看待这种变化呢?
同样是当年的高分考上本科,同样是毕业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一个公办学校,一个民办学校承担压力却不一样。公办教师承担教学压力、升学压力,难道民办教师就没有吗?不仅如此更多地承担生存压力,未老先衰的三十多岁的民办教师看起来好像是四五十岁了,头发少了,脑袋亮了,与实际年龄往往相差很大,未老先衰的征兆谁不担心呢?民办教师没有保障,怎么生存呢?教师本来就不是发财的职业,就是一个奉献青春,奉献精神的职业,长期在这种忐忑不安、身心憔悴的教书生涯中生活,有快乐吗?能长期保持一种泰然处之的心态吗?
民办学校都有一个办学理念: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要成才,先成人或既成人又成才,这些理念的背后反映的是民办学校招收的是线下生,用高学费招收这些学生,必然要遵循教育市场的规律和作用:等价交换。本来这些学生的行为就很差,集中在一起可以想象这样的群体管教起来是什么样的难度,体罚、请家长、停课都严重违背了教学规律,任课教师不但是教学者,而且是组织者、管理者,“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民办教师除了要用超常时间去备教学内容,更多地是备如何组织、管理这些所谓调皮捣蛋、有个性的学生,如果不是公办教师到民办教师亲身体会的话,很难想像这种压力与心情,真是“民办学校累死人,公办学校养活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但愿有一天,能够同工同酬,能够“受人尊重”。
□合肥育英高中 徐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