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将在全国推选,我省高中能否上榜月底见分晓--
⊙
核心提示
2011年北京大学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具有校长推荐资质的中学及校长名单将于本月底公示。贵州会不会有中学和校长上榜?在老师、学生、网友的心目中,到底我省哪些高中学校有上榜的实力呢?如果拿到推荐资质,校长们又会推荐什么样的学生?带着这一连串的问号,记者进行了走访。
遵义县一中校园
校长:不能只是成绩好
“既有特长也有特短的学生,我会推荐!”,贵州省师大附中校长陈建华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高考评价机制,偏才、怪才是很难进入北大深造的。
“如果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仍旧追求四平八稳,校长推荐的学生依旧是那些原本就能考上北大的学习尖子,那就没有没意义了。”
遵义县一中校长王运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该校若被选定为北大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将确保推荐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王校长说,遵义县一中2009年从三类升为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假若我校获得校长实名推荐资格,我们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抓好北大学生推荐工作,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下,实行‘阳光推荐’。”王运祥校长说,“我们将把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学生推荐给北大,为北大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学生及家长负责。”
老师:推行起来有困难
贵州师大附中数学高级教师林运来则认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否活跃应该摆在第一位,而且最好是高中期间就取得了相关国家专利、著书立说等等的学生尤其应该着重考虑。
“其实,一些实力强劲的高中学校未必希望得到这个资质。”省内一所示范性高中的资深老师透露,因为在人才济济的示范性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制实行起来实在太困难。如果校长推荐了原本就能考上北大的学生,很多人会质疑这个新型选拔制度的意义何在。但如果校长最终推荐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拔尖学生,往往会在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校长的压力会更大。
学生:看好4所中学
谁有资格推荐去上北大,恐怕还不能光看校长的,推荐的同学成绩拔尖自不多说,但是否德才兼备,恐怕校长乃至老师都不甚了解,所以选择时最好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贵阳六中高二学生王思雨说,一个学习好、品德好、人缘好的同学自然会得到大家的鼎力推荐,这样才显得公平。
“推荐上北大,选才就应该‘剑走边锋’。”贵阳二中高三学生赵鲲鹏说,真正成绩拔尖的学生,不用推荐也能考上北大,推荐他们实属浪费名额,而那些偏才、怪才,在某个方面很强的同学才该是这项制度的受益者,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结合自身的天分,应该更能有所建树。
采访中,记者统计发现,在我省高中学校中,贵阳一中、贵州师大附中、贵阳实验三中、贵阳六中是学生们最看好的四所学校。
专家观点
偏才怪才难脱颖而出
多年来关注基础教育的贵州师范学院王先华老师看来,最有希望“上榜”的学校非贵阳一中莫属。“百年老校的文化积淀、高素质人才的持续培养,优秀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设施,几项高指标都决定了贵阳一中在省内的竞争力。”王老师告诉记者,相比北大在选择“推荐学校”时,衡量的指标亦是如此。
北大出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那些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学科特长更加突出的优秀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北大接受教育。
“然而实际操作下来,似乎有些走样,”王老师告诉记者,该政策自去年实施以来,绝大部分“上榜”中学对应制定了一套推荐程序,评选、论证、考察。为避免徇私舞弊,“唯成绩而荐”恐怕是最公平的选择。成绩不拔尖的“偏才”和“怪才”恐怕难入慧眼,这与北大原先出台新政策的本来目的有很大的偏离。因此,政策落地贵州,如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执行,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一帮尖子生获得降分上北大的机会而已。因此无论“上榜”与否,意义不大。
贵阳一中众望所归
乌江纤夫:思南中学、遵义县一中、兴义八中、贵阳一中、贵阳六中、贵州师大附中、贵阳清华中学都有上榜实力,因为这些学校平时对外总体印象是,升学率高、高分考生多、考取名校学生多、学生综合素质强。
起舞弄清影:贵阳一中吧,但只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对校长不了解,感觉他们学生挺强,挺活跃,升学率也蛮高的。
赛骞齐飞:贵阳一中,遵义县一中、遵义四中、清华中学、安顺二中。因为这些学校都一个共同点,升学历高、师资力量雄厚、管理规范等特点。
April:其它地州市我不清楚,贵阳的话我觉得一中、六中、师大附中。长期来看,这几所中学的学生表现一贯不错,说明学校的校风、教学质量都有保障,作假的风险成本比较高。但其实这项制度我是不赞成的,猫腻太多了,以后考大学更是考家长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