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名曰教育大众化,实则为利焚琴煮鹤

--------------------------------------------------------------------------------
点击次数:2970  发布时间:2010-10-28 17:06:44

  学校开学已经近两个月了,宿舍楼还在施工中。在河南平顶山学院,几百名大一新生被安排在教学楼里住宿,每天晚上只能在水泥地上打地铺。“宿舍”里没有床铺桌椅,晾晒衣服都在室内,学生只能以膝为桌写作业。(据央广《中国之声》)

  宿舍还没有着落,就敢把学生先招来再说,这大学的胆子也真够大。难怪学生自己调侃,这样的办学条件,在世界大学里也是独一无二,连高中都不如。尤其是这几天降温,不知道那些打地铺的学生,如何熬过寒冷的长夜。这些十七八岁的孩子,抱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的憧憬走进学校,却先上了这糟糕的第一课。

  没有完工的,不仅是宿舍。规划中的图书馆、教学楼、运动场等也都在施工中。一般来说,规划图上的这些硬件设施,都是学校申请升格、扩招以及招生宣传的筹码,但是,连必不可少的学生宿舍,都不知何时能够入住,其他基础设施,更像是空中楼阁。

  看得见的硬件,都能如此凑合,学校的师资和教学水平,就更令人生疑。这所前身为平顶山师范的大专学校,在大学扩张和升级热潮中升格为二本。近年来,开设的专业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教学质量怎样,学生就业好不好,以其如此不负责任地对待新生来看,恐怕很难乐观。

  巧的是,笔者的表弟今年以510分的高考成绩,被这所大学录取。打电话过去一问,果然,他也是打地铺大军的一员。只是因为怕家里知道了心疼,他没敢把这事告诉父母。当时高考录取的时候,他和家人曾征求过我的意见,了解这所学校的背景之后,我告诉他,这样的大学,上了可能会后悔,宁可再复读一年,或许能考个好学校。但是因为怕复读这场赌赌输了,也觉得录取的专业还不错,最终还是去上了。没想到打击来得这样快。

  事实上,这所大学正是高校盲目扩张和教育产业化的典型样本。目前,随着生源的减少和招生政策的严格控制,教育部所属高校的合并、扩招有所降温。但在一些地方大学,这一风潮方兴未艾。一些原来的专科学校,需要通过扩招,实现学校升格,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影响力,并通过收取高价学费、市场化经营的方式,从学生身上赚钱。平顶山学院对宿舍楼何时建成心里没谱,正是因为“外包”给了社会资本,校方承诺每年付给投资方固定收益。无利不起早,建的是学生宿舍,社会投资者如何盈利,固定收益从何而来,显然只能出在学生身上。

  对于学生只能打地铺的冰凉事实,学校有关负责人称之为“学生和学校为教育大众化共同付出的代价”。但是,我们只看到学生付出了代价,学费、住宿费一分没少,却只能睡在地上,却没见学校付出了什么代价,反倒是学校还在扩大规模,校长级别还在往上升。

  高等教育的普及,对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确实意义重大。但是,教育的大众化,并不意味着标准的降低,徒有数量上的大众化。不舍得投入,不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简单地圈进校园,四年之后再推向社会,这样的流水线式的大学教育,只会制造低水平的大众化。还把沉重的学费负担加在了学生和家长身上,将严重的就业压力交给了社会。

  平顶山学院的事例告诉我们,旗帜鲜明反对教育产业化,遏制高校盲目扩张,仍是艰巨的任务。教育是典型的公共事业,不能完全交给市场。要实现真正的教育大众化,首先需要国家增加投入,提高教育投入在GDP中的比重,同时要教育改革,促使学校把精力放到如何育人和提高教学水平上来,不能把学生当做普通消费者来“搞经营”。

  丁永勋

 


—— 信息源自:新华每日电讯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