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三学生已经开始进入第一阶段的高考复习,这也预示着2011年高考备考在各学校陆续开始,如何复习备考,是高三学生和老师所关心的问题。日前,省教科所组织省内外学科带头人,就2011年备考进行详细的分析。
英语 综合模拟训练贯穿全年复习
武汉英语学科带头人李进义
省教科所邀请武汉英语学科带头人李进义来兰给高三老师指点2011年高考复习方法。他就近三年全国卷II的命题特征进行具体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应试策略,点拨答题思路,提出方法步骤。在进入高三复习后,老师要尽量向考生提供真实可信、情景丰富的语言材料。李老师提醒任课教师,在复习设题上,避免单调,这样容易助长学生心存侥幸,不求甚解,胡乱选涂的不良习气。这显然不利于认真、踏实严谨学风的培养。鉴于此,能否拿出一半的题目来设立新的题型,如填空题、简答题等,以增大考试的区分度、效度和信度。书面表达要夺高分,必须在布局谋篇、科学安排好结构上动脑筋;在语言的准确性、表达的多样性、文字的得体性及结构的连贯性上下功夫。李老师认为,综合模拟训练已贯穿于高三英语教学的始终。本阶段为综合训练主战场。精选精讲试题,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应试能力,点拨解题思路,帮助学生积累考试的经验。本阶段要特别重视考后的反馈和反思工作,确保该得到的分不丢失。指导学生复习迎考的方法,调整学生的心态和生物钟,确保他们以最佳状态参加高考。
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刘於诚
2010年语文试卷中,基础知识因考查的都是常用词,所以在答题时可用排除法筛选。而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
刘老师建议考生重视“程序性知识”、“缄默知识”的考查。陈述性知识一般是通过记忆理解或实践获得;古代汉语知识、文学知识在高考中作为直接的考查对象现在已极少涉及,但是对其运用的考查又是无处不在的。
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陈陇琴
备考中,考生应围绕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电解质溶液、元素的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氧化还原、元素知识、基本实验、有机化学知识和计算等主干知识,深化概念,强化理论。通过关键字词的分析、挖掘,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外延,深化理解,提高能力。可将工业品制备、化学反应热效应、生产中使用某些物质的目的等内容融合,训练分析处理信息,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 备考复习分三个阶段进行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马军勇
高考复习的要义是让考查内容在“直觉上显示”起来。为此,考生需要在复习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在解题教学中,始终坚持直观解释、整体审视、表达熟化、思路概括、结果预期的基本策略。其中,最基本的是直观解释和整体审视,最高境界是结果预期。这就要求我们能正确地处理两个关系:一是直观解释与严密推理的关系,二是整体和细节的关系。
高考数学备考复习,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专题、模拟;把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点、交汇点、制高点;把关注点分为三个领域:知识、能力、心理。在所有这些阶段、目标、领域中,贯穿始终的是什么,让考查内容在直觉上显示起来。
物理 计算论证题注意解题规范性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常振家
四年来高考理综全国卷(物理)题目配置比较稳定和有规律,所考查的内容比例与课本的内容、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的要求基本一致。
明年高考对物理计算题的解答有明确的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物理试题量小分值大,动辄十几分二十几分,体现物理高考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考查学生逻辑推理和文字表达能力。这要求学生在解答计算论证题时更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否则,即便答案正确,但推理过程凌乱,书写步骤不规范,语言表达不准确,同样会引起过失性失分,得不到应得的分数。
政治 科学定位时政热点的复习
武汉市政治学科带头人江传佳
近两年高考试题凸显了对当前热点问题的关注。无论是选择题中的家电下乡、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新能源汽车、新修改的选举法等,还是非选择题中的“三农”问题、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成就等都贴近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提问规范,让学生有话可说,稳定发挥。
2011年政治科目主题思想将是命题的方向。在复习中,考生要做到科学定位时政热点的复习,把时政热点复习作为巩固“知识专题”和“解题方法”的平台。反对漫天撒网,平均用力。关注长效热点,把握重点。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找准切入点。
历史 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
西北师大附中许彩霞
历史学的基本特性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最为基本的材料和历史知识,例如一些最为基本的事件、最为重要的人物等,因此,考生备考时,应加强理论学习,关注和研究高考试题,紧抓历史主干知识,牢固掌握基本史实,重视对自己进行历史思维品质的培养,习题训练要适当、有针对性,避免“题海战术”。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万玉洁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部分与往年相比,试卷结构、分值、知识点的分布、题型及难易程度相对稳定,各部分内容所占分数比例合理,全卷无偏题和超纲题。
2011年,生物试题整体上体现稳定,仍将以“代谢和调节”、“遗传”、”微生物“知识模块组成非选择题形式;实验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与拓展;“生物工程”知识模块在考题中每年都出现;“生物与环境”知识模块以图形和图表试题形式呈现的可能性很大;图表曲线等将会是试题呈现的重要形式。考生备考时,应注重研究主体的多重又易混淆的含义,关注隐含信息的常见的藏身之所,同时勿忘二次或多次审题。
西北师大附中地理教师伏钰
从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比重来看,08、09、10年自然地理比重极大,2011年应仍以自然地理为主。以图表为信息载体,考查学生获取、分析、判断信息能力是一贯的手段。且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及热点、焦点问题。区域定位、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差异,基本地理原理、技能仍然是基础之中的基础。地球运动和太阳视运动或两者位置关系或变式图考查内容要突出,天气和气候仍是重点考查内容,会侧重于气候和气象灾害。河流知识仍将考查,地质知识和自然带知识不容忽视。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生产将突出考查。等值线图(尤其是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潜水位线图等)考查仍然是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