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80后校长忽悠90后学生 虚构招生项目骗138万

--------------------------------------------------------------------------------
点击次数:2936  发布时间:2010-10-26 16:43:14

 

   一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校长张某是名80后,本应为人师表,但却干起“借壳上市”诈骗学生的勾当。张某虚构“大专+高技”招生项目,并以青岛某大学的名义对外虚假宣传,共骗取415名90后学生,费用共计人民币138.3万余元。近日,崂山区法院以诈骗罪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5万元。

   诈骗依靠“借壳上市”

   2008年,张某注册成立一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学校成立了,但在张某看来,自己的学校名头还是太小,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寻找一个够名头的 “靠山”,想办法“借壳上市”。当年5月,张某认识了另外一所培训学校的校长刘民(化名)。在合作办学方面,刘民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他的牵线疏通下,2009年3月,张某与青岛某大学两个学院签订了一份《关于联合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三方协议书。这是个试点本科项目,根据该协议,张某的学校负责组织生源、招生宣传。凭借着这份三方协议,张某准备好了第一个“借壳上市”的筹码。

   2009年4月,张某迎来了第二个筹码,刘民从山东一所技师学院争取到了高级技工培训青岛教学点的项目,张某再次找到他合作。在未经青岛某大学同意的情况下将这个“大专+高技”的招生项目偷偷纳入到已签订的青岛这所大学试点本科项目内容。

    试图蒙混没能过关

   4月6日,张某派人拿着设计好的招生简章,该份简章中含“试点本科”、“大专+高技”等项目,去找青岛某大学的相关负责人报批。但该负责人审批细致,最终除了批准有三方协议的“试点本科”项目之外,其余的项目全划掉了,张某没能蒙混过关。

   然而,张某却早在心里打好了算盘:既然不能蒙混过关,那就“瞒天过海”。一周后,张某找路边摊刻了四枚公章,分别是“青岛某大学教育合作中心”、“山东某学院青岛东部教学区”等。事实上,除了青岛某大学一所学院的教育合作中心真实存在外,其他部门都是张某“杜撰”出来的。另外,他还赶制招生简章。

   之后的招生代理会上,张某自称是负责人,承诺试点本科与 “大专+高技”两个项目的学生全都会在青岛某大学东部校区内就读、就餐、住宿。

   骗资百万获刑13年

   2009年6月,青岛某大学发现张某私刻印章并以青岛某大学名义对外招生后,收缴其私刻的该大学印章,并要求立即停止虚假宣传,但张某不听劝阻,仍继续对外虚假宣传。2009年8月,青岛某大学明确拒绝接收张某招收的“大专+高技”项目学生,但张某并未将此情况通知学生,导致大量学生于2009年9月1日到青岛某大学东部校区报到。报到当日,张某仍对学生隐瞒真相,并收取每名“大专+高技”项目学生学费、住宿费、书费等费用人民币6000元。截至案发时止,张某共骗取吴某、张某、彭某等415名学生费用共计人民币1383820元。案发后,张某退还部分学生赃款人民币53万余元。

   法院审理认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依法作出有期徒刑13年的一审判决。 (许芳 叶达)

 


—— 信息源自:青岛早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