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时评:国家公务员招考“惨烈”的背后

--------------------------------------------------------------------------------
点击次数:3012  发布时间:2010-10-26 16:37:03

 

 “国考”昨天24时关闭报考大门,截至昨天22时,最抢手的职位基本出炉——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一职以4728比1的竞争比例高居热门职位榜首。竞争比例最高的前六个职位,考录比均达到3000比1以上。据悉,去年和前年最抢手职位分别为科技部一职(4224比1)和中残联的(4723比1)。今年“国考”无疑将再次刷新“最惨烈竞争”纪录。 (《北京晨报》10月25日报道)

  早报评论员

  赵亚麟

  《儒林外史》中有一段《范进中举》的故事,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生动地描绘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酷性。那么,这个流传千年的科举制度究竟有多残酷呢?据现有资料可以做出一个大致的统计,在科举制最发达的明朝时期,各省直的科考规模在四五千人至数万人之间,平均录取率估计在10%上下。乡试录取率,明初一般在10%上下;成化、弘治年间定为5.9%;嘉靖末年又降为3.3%;而实际录取率又低于此。会试录取率,自洪武至万历中平均为8.6%;其中,洪武至永乐二年平均为21.7%,永乐四年至万历中期平均为8.4%。

  也就是说,“传说中”无比残酷的封建科举考试也从没有超过百中取三的录取率,而这“传说中”的残酷考试与我们现实生活中动辄千里挑一,甚至4732人竞争一个岗位的公务员考试相比,实在有点小巫见大巫了。而如此考试,也确实称得上“惨烈”!

  然而,“惨烈”的绝不仅仅是公务员考试,而透过惨烈的公务员考试,我们看到了许多更加惨烈的现状!

  透过公务员考试的 “惨烈”,我们看到的是企业用工待遇的更加惨烈!

  同一日,《广州日报》报道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上周末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增长幅度平均达到24%。为了应对“用工荒”,出口企业有的工资最高涨了达到50%,但仍遇“招工难”。一边门庭若市,一边人才凋零,一边是烈火烹油,一边是雪上加霜,如此现象其实并不奇怪,物质利益的差距、精神权益的贵贱和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否直接导致了人才的流向。

  透过公务员考试的 “惨烈”,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渠道的更加惨烈!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大学生就业渠道并没有拓宽。一方面,一些被舆论看好的就业渠道,比如到乡镇就业,却一直处于只被舆论看好的状态;另一方面,一些被社会各界积极倡导的就业模式,比如自主创业,也因为脱离大学生的能力实际,以及国内创业环境的实际,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2008年发布的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显示,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20%~30%,并且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据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

  透过公务员考试的 “惨烈”,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未来人才发展空间的更加惨烈!

  正如明眼人所说:“一个社会中教育水平最高、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都去当公务员,而靠其他人供养,这样的社会哪有创新能力呢?”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报考存在盲目性,尤其是一些理科、工科甚至医科方面的大学毕业生,却报考跟自己所学专业完全不相关的机关职位,仅从这一点上说就是对个人和社会的双重投资浪费。公务员考试的火爆,实质上只是一种“学而优则仕”的思维延续,难道我们要重温一下那个西方人都在研究蒸汽机,而中国人都在研究“之乎者也”的时代?重温一下那个军舰大炮已经开到家门口,国人还以为轮船是用牛来拉的时代?

  是的,如果不提高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改善全民的社会保障现状,拓宽人才的就业渠道和流通渠道,那么公务员考试的现状必将更加 “惨烈”,而这“惨烈”的背后,这“惨烈”的未来,也许我们根本无法承受!

 


—— 信息源自: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