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李刚道歉续:“集体沉默”的反教育

--------------------------------------------------------------------------------
点击次数:2602  发布时间:2010-10-23 16:12:42

  几天前,河北的一位学生酒后在河北大学校园内飙车,将两名女生撞飞,致一死一重伤。在被拦下后,他口出狂言,“看把我(的)车(给)刮的!你知道我爸是谁吗?我爸是李刚!”这位官二代的蛮横与狂傲,无礼与无理震惊了网络。尽管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清晰,但事件的后续处理遇到了难题。有河北大学的学生私底下告诉著名记者王克勤:“现在学校不让我们说这件事情,所以目击者很难找。因为他们一旦向记者透漏什么事情,学校知道后肯定会对说的学生做出处分的,谁都会害怕,所以学校里的目击者都只能什么也不说。”(广州日报10月20) 

  对于目击者对这一事件的“集体沉默”,网友们极力呼吁:“请河北大学的目击者站出来!”我相信,目击者们是很想站出住来的——报道显示,有目击现场的学生也正在经受内心的折磨:“我妈已严令禁止我再管这事,但我没办法让自己的良心受煎熬!晓凤惨白的脸一直在我眼前晃动,我若不管,我怕我会夜夜被噩梦缠绕!晓凤、晶晶都是我所在社团的部员,她们甜甜地叫过我学姐,我没法坐视不理!但我真的没办法要求那些目击的同学太多。”——但学校却不让他们站出来。 

  按说,当本校学生遭遇校园车祸,学校应当从维护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安全秩序出发,积极配合调查,还原事件真相,力求公正处理,应该鼓励目击学生说出真相才是。然而,河北大学却选择让学生禁声。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肇事者是“官二代”,其父亲正管辖学校的“地面”,所以学校畏于权势,才阻止媒体采访,要求学生不得说这件事。这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其实,大学要求所有教师和学生,对略有不利于学校的事件,包括教育腐败、学术不端、校园安全事件、学生意外事件,不能发表任何意见,已是常态。就是一般的校园伤害事件、意外事件,高校的应对办法,基本的套路,与河北大学这起事件的套路,也没有多大不同:先是在事发现场,以各种理由阻止闻讯赶来的媒体(河北大学校园车祸发生伊始,便有“自称学校老师的男子”下意识地阻拦现场学生接受媒体采访报道);接着是关照知情的学院、老师和学生不得擅自接受媒体采访,由学校统一应对;再是加强网上舆论监管,及时删除学生在校园BBS论坛或其他论坛上的发帖。 

  对于学校的这种管理,教师和学生虽有不满,但几乎都是“以卵击石”,“因言获罪”近年在教育系统和学校屡屡发生,而就是教师和学生侥幸逃脱处罚,也没有好果子吃,于教师而言,职称评审、工资待遇,都掌握在学校手中;于学生而言,未来的升学、就业更是事关重大。如此一来,在现实利益之下,鲜有人再坚持道义。网友们当然可以呼吁大学生“目击者”们勇敢地站出来,但是,试问网友们,如果你就是目击者,你敢不顾一切地站出来吗? 

  这样的事发生在育人的学校,无疑令人对教育的现实与未来深深的沮丧。它不但扼杀了对公平与正义的渴求,更扼杀了公民拥有独立人格与自由表达空间的可能,进而功利主义与犬儒主义盛行。从本质上说,这种“反教育”比没有教育更可怕。 

  我相信,在舆论的呼吁下,或有个别目击者站出来,学校也会采取一定应对措施(据央视10日21日报道,有目击学生已接受了央视专访),但这并不能构成打破“集体沉默”的力量。要摆脱“集体沉默”的困境,必须推进教育管理改革,只有在学校的管理中,建立约束行政领导、保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权益的管理机制,才可能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拥有知情、表达、参与等相关权利。简单地说,假如学生目击者站出来说出真相,学校敢动用所谓的校规给予处分;或者在今后处处为难学生,学校有教师委员会和学生自治委员会,对此提出抗议,与校方交涉,甚至提出对校领导的不信任案,要求校长下台,还会出现现在的格局吗?而只有这样的教育管理机制,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格健全的公民,而不是功利的、连自身权利也不敢维护、也不知自身有何权利的工具。

   (文/熊丙奇)

 


—— 信息源自: 搜狐博客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