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的午餐”让城市蒙羞
家长投诉:这不是个例,开发区内的民工子弟学校普遍伙食差
本报特约记者 张姮
近日,本报报道了金华第二民工子弟学校以“土豆片+咸菜汤”为午餐,孩子们常年吃不饱饭的事情。
看了报道后,陈女士打进热线:
我儿子在第一民工子弟学校读书,每个月的伙食费也是60元。看了你们的报道,晚上回家后,我仔细问了问他的伙食情况。
儿子说,前天(19日)吃的是粉丝肉丸子和冬瓜,肉丸子里都是面粉;大前天(18日)吃的是冬瓜炖骨头和豆芽菜,汤里只有冬瓜,根本捞不到骨头。
我儿子说,同学下课都去买方便面吃,一个小卖部,一天要卖掉两三箱。
不过,和二民的孩子比起来,还是要好一点。
“心酸午餐”在民工子弟学校很普遍
“一民”和“二民”都在开发区,同样有近千名学生。
“学校的伙食是不太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一民”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吃不饱,很多孩子交了钱也不来吃饭,都跑到外面去买快餐和零食。这个情况有好长时间了,一直都是这样。”
开发区还有第三民工子弟学校,那里的情况又如何呢?
“我们的伙食费,也是每个月60元。”“三民”校长李道军说,他们尽了力,目前勉强能做到一荤一素一个汤。
“我们今天吃的是肉圆,个头有小孩子的拳头那么大。”但李道军承认,不是每顿都能吃“大荤”。
“有时候,还是肉丝、肉片搭着素菜烧的。”如果碰到蔬菜价格实惠,就干脆多烧点素菜,“否则,这点伙食费肯定安排不了。”
公办学校伙食稍好,但份量不足
民工子弟学校都是民办的,生源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与这些学校相比,开发区内的公办学校伙食要好一些,但也存在着“量不足”的情况。
王女士的儿子在秋滨小学念4年级,每月伙食费90元。昨天中午,孩子吃的是肉圆烧豆腐干、一个素菜、一个豆腐汤。
“孩子说,荤菜少得可怜,每个同学才分到两小勺,就是孩子吃饭用的那种汤勺。”因为吃不饱,王女士的孩子在学校吃完饭,还要到小卖部加餐——买两根火腿肠填肚子。
秋滨小学的一位负责人承认,学校的确荤菜量不足,具体来说,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荤菜大概只有半桶”,虽然品种还可以,鸡鸭鱼肉都会安排,但“大荤”一个星期也只有一次。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秋滨小学的食堂是承包出去的。
市区名校吃得好,还讲究营养搭配
市区的站前小学每学期的伙食费是450元,折算下来,每个月90元。
总务处吴忠萍老师说,食堂是学校自己办的,既安全又保证营养搭配。
“学校采购荤菜的原则是一个学生一两半的量。荤菜有鸡腿、酱肉、鸡肉等等。然后搭配一个素菜和一个汤羹。”
而金师附小这个学期的伙食费是500元。学校总务处主任朱洪飞说,学校专门制定了菜谱,隔一段时间就换一次菜单,按照营养科学的方法搭配。最近这几天,孩子的菜单上有烤香肠、鸡块炒木耳、大排、海带骨头汤等。
“我们不靠伙食费赚钱,不带盈利。学生交多少,我们都用在学生身上。”朱洪飞说。
吃不好对孩子危害很大 买不起荤菜就加点鸡蛋
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申屠桥民说,如果一个星期只有一次荤菜,孩子们的营养肯定不够。
“小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最需要补充肉类和蛋制品。”申屠医生说,“要是缺少这些,会引起孩子不长个子、体力不好、抵抗力差等一系列的问题。”
申屠医生建议:这些民工子弟学校可以采购一些鸡蛋,价格也不算高,平时打散了炒在菜里,既营养又丰富了菜式,对孩子的饮食健康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