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教育部已经批准了中国第一所“教授治校”模式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建设。
来自权威人士的消息称,近日教育部专门召开会议,批准南科大筹备建设,虽然会上已经批准南科大筹建,但是还没有正式下发文件。
为何此次教育部只是批准筹备建设南科大?而不是批准正式成立?对此,该人士认为,由于南科大与中国目前的行政体制和教育体制不太一致,因此教育部对于南科大成立持谨慎态度。当南科大筹备建设顺利完成后,相信教育部会正式批复南科大成立。根据《办学方案》,南方科技大学将采取超常规方式引进一流教授。拟在全球招聘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等担任首席教授或客座教授,教授75%聘自世界排名前200名的大学。
外界广泛关注的南方科技大学,已于9月30日悄然开建新校区。目前,南科大的工作人员依然在原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办公,“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建成之后一直没有启用,深圳市政府现在交给南方科大使用了。”
此前,来自山东的10岁儿童苏刘溢在母亲陪伴下走进南科大,成为该校的首个学生。苏刘溢作为南科大目前的惟一学生,学校给苏刘溢安排了一个老师专门辅导。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大师钱学森
答
中国的大学在过去几十年当中都办成一个模式———行政主导,而不是学术主导
南科大既挑战了既有的教育制度,也挑战了政府现行的审批模式。可以说,所有的规章制度都“失灵”了
做校长,重要的不是我做了什么,而是我没做什么
南科大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像温总理那首诗里描述的,做“仰望星空”的人。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亮点
不一样的大学
去行政化 学校不设院系
“我们研究总结国外许多知名大学的经验,并作为赶超对象。”校长朱清时说,南科大现在是一步到位地采用当前国际高校界公认的最好模式来办学,打破传统的院、系模式,学校没有院和系,而是设置理学部、工学部,在学部下设研究所和实验室,以此为基础设置各类专业。专业课教学由研究所承担,研究所和教师则是一体化的,以减少行政机构对学术发展的干扰。
避开高考 自行招高二学生
在招生领域,为改革而生的南科大决定直接避开高考,自行招考高二学生。“如果一些学生本来就具备了上大学的水平和能力,为什么非得要他们走一趟高考独木桥呢?”校长朱清时说。
校园规划 建“书院式”校区
学校计划不设院系,在校园规划上,除了研究区和教学行政区以外,生活区将借鉴我国香港和国外的经验,设立若干个“书院”。每个“书院”会有宿舍、文娱场所、社团基地等设施。不同专业的学生和辅导老师、班主任,将在一起学习生活,尽可能地鼓励和促进师生交流。 (新京报、人民日报)
筹建
去行政化和行政化第一战
买电脑走了两个月程序
据了解,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9月30日正式开工,55名应聘者参加了首批教辅、行政岗位的公开招聘考试。
2007年3月,深圳决定筹建南科大,初步设想师资50%以上由海外引进。筹建中的南科大,一开始就显现出了“去行政化”的试验性。2008年,深圳开始为南科大挑选创校教育家,通过海内外猎头公司,在全球“海选”出200多名校长候选人,引起轰动。最终,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以全票当选。
一心要“去行政化”的南科大,也遭遇了一系列的“行政化”挑战。朱清时讲了一次行政楼修缮的经历。深圳政府将原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划给南科大做启动校区。验收时有人报告,教学楼楼顶漏水。朱清时吩咐第二天找人来修,却拖了一个多月还没有动静。
下属的解释更让朱清时哭笑不得———按照深圳市的规章制度,这件事先得找人评估,评估之后招标,而且一定要有3家以上公司投标,中标之后定合同,报深圳市财委申请经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形成了一套严谨的行政化管理体系,也带给朱清时诸多“想不到”的窘境。甚至,他连买一台办公电脑都很费事,需要两个月左右的“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