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诗歌教授"粉丝无数 让学生诗"亲密接触"

--------------------------------------------------------------------------------
点击次数:2838  发布时间:2010-10-14 17:13:09

 

    在许多高校中,读诗、背诗、写诗的人寥若晨星,能看到大多是教室“课桌文化”上的几首歪诗,手机短信里的几首“打油诗”。而在长沙学院里,提起许艳文这个名字,几乎没有学生不会竖起大拇指。人们对她最多的评价是:“她让学生与诗歌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提到许教授的课,毕业数年的李永胜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年上课的场景。原以为“枯燥”的《艺术学概论》,竟让他舍不得落下一节课。李永胜对记者说。在“古典戏曲鉴赏”课时,她的“三段式教学”堪称典范:首先是花几分钟教学生唱戏,包括黄梅戏、京剧、昆曲和花鼓戏等精彩片段,然后再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最后让同学欣赏戏曲精彩曲目。

  有一次,许艳文早早地来到了空无一人的教室。时值傍晚,她信步出门,在萧瑟的秋风中,邂逅了碧绿的柳枝、安静的水塘、闪烁的灯光、倦怠的归人,刹那间,无数绝美的意象激发了全部的灵感。许艳文心头一震,诗意泉涌而出:“我试图穿越秋风,抑或/秋风正穿过我的身体/左右飘曳的垂柳/像极了女子散开的秀发……”当晚,许教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诵起《一个人的傍晚》,当她引导学生:“我们每天都试图做回自己,坚守自己,就像试图穿越秋风,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也在不断地阻扰我们。”学生们感同身受,一下就融入到了课堂情景中。由于时代变化,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与挑战,许艳文善于让学生们在苦与乐的人生行程中借助诗歌来追求诗意,诗歌不再晦涩难懂。

  “老师,您的诗写得真好,让我体会到诗人洞察万物的心灵和积极昂扬的斗志!”来自09级工程管理专业的邓新喜在作业本上留下了这么一段话。

 


—— 信息源自:长沙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