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歧视,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

--------------------------------------------------------------------------------
点击次数:2666  发布时间:2010-10-12 15:54:12

 

  当今社会,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上至近百岁的老人用电脑,下到几岁的孩童也知道网络游戏。因此,在我们中间就出现了这样一个词语——“网瘾”。针对这个问题,儒家经济文化网同CCTV商界中国﹑人民日报“大地”湖北记者站、大洋网、大河网“大河评论”、中国县域新闻网、海南网、橙网、海峡教育网、中国新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四川光华学院等一起邀请中国网"今日四川"主编常江先生在中国精神媒体系列群,同群里上千家媒体的朋友讨论了“关注中国青少年健康,戒除青少年网瘾”话题。

  诸多媒体朋友在这次访谈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如何戒除青少年网瘾”。常江先生也对此做了具体的回答。他说:根据最新的互联网发展报告,我国3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全体网民的61.5%(2.36亿人),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披露。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一个庞大的群体。它说明了青少年网瘾问题,已到了,不得不高度重视的时候。同时,常江先生认为,造成青少年行成这种不良习惯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二是家庭;三是学校。常江先生并对这三个因素做了进一步分析。

  一是社会方面流行的“读书无用论”仍然在兹生漫延。另外,一些娱乐场所的违规开放,没有禁止未满18周岁学生入内,使一些学生尝到了游戏的甜头,再也静不下心来学习。

  二是家长对孩子的过高要求与期望,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渐渐的失去信心,造成了厌学、逃学,沉溺于上网。还有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听之任之,从不过问关于孩子的任何事情,让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上网玩游戏,可以获得剌激与快乐,便成为他们最顺理成章的选择。

  三是学校“分数”的指挥棒还在无形中存在。学生被分数、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加上教育教学方向与方法不当,单纯地采用“灌输式”、“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少年儿童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有意把好学生和差学生分开,孤立他们,冷落他们,不把他们当作集体的一员,不给予帮助,不跟他们交往。这种态度深深地伤害了厌学学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没有现实的痛苦,沉溺于上网就成为必然。

  其实,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应该受到他人尊重的,人们所说的网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看不到这个世界美丽,心志不能变成纯白,参加一些黑色渣粒。常江先生所说的三个因素都是因为青少年心里产生了问题,想找别一种方式来宣泄,而网络是当今最流行的,久而久之沉溺于网络的坏习惯,也是必然。

  有一些人认为,可以通过外界的因素来改变这样的社会问题,我觉得这种认识不全对,或许外界因素能改变一些青少年,但每个人的情况和生活的环境不同,因此,想真正的改变“网瘾”这种不良社会习风,就必须让社会拿出严格制度去管理违法的娱乐场所;家长拿出一些关爱去关系一下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学校拿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

   青少年网瘾患者是一时迷途的羔羊,我们有责任将他们引上正途,让他们健康成长。当为数众多的青少年网瘾患者最终走出迷途,在健康、快乐道路上迅跑的时候,我们社会的力量、温暖和希望就更加争强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信息源自: 南海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