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作家为小学语文教材"挑刺" 课文署作者名的仅1篇

--------------------------------------------------------------------------------
点击次数:3294  发布时间:2010-10-11 16:50:21

    上海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40篇文章中,仅一篇署作者名,其余39篇都没有作者。近日,《收获》杂志社副编审叶开在其个人博客上为小学语文教材“挑刺”。小学语文课本里为何有这么多文章不署作者名,这是不是对作者的不尊重?此文一出,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发问:40篇课文为何仅一篇署名

   近日,《收获》杂志社副编审叶开在其个人博客上连续发表两篇博文,将小学教材的作者署名问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他指出,上海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 (试用本),共八个单元,40篇课文,只有第一单元第一篇的《燕子》署作者“郑振铎”的名字,其余的39篇课文都没有署名。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的这本语文教材中,40篇文章中有作者的仅6篇。

   “在四年级第二学期这本教材的第64页,是第五单元第23篇《我们家的男子汉》,我觉得题目有点熟悉,上网一搜发现,作者原来是上海作家王安忆。 ”叶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遗憾地表示,在教材中这篇王安忆的文章并没有署名。

    在这册教材中,第二篇《小溪流的歌》的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第三篇《笋芽儿》的作者则是浙江作家倪树根……“我怀着对四年级第一学期教材中34篇无作者文章的疑问,在网络上稍微查了一下,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大跳! ’居然查到了20多篇相关原文,并且找到了原作者的名字。 ”叶开说。

    记者在翻阅教材后发现,这些文章确实都未署作者名字。随后,记者又查看了五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发现作者署名情况较四年级第二学期这册教材好一些,40篇文章中共有19篇署了作者名。

    挑刺:作者标注不严谨令人误解

    叶开自发表这两篇博文以来,他的博客《叶开的文学回收站》点击率迅速攀升,其中一篇更是高达8万多的阅读量。除了署名问题外,他还指出,一些课文在作者署名上并不规范和严谨。例如,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29页,一篇名为《一颗小豌豆》的课文脚注为:“本文作者为丹麦的安徒生”。

    在叶开看来,虽然教材编写者注明了作者,但却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觉,让学生误以为这篇课文就是安徒生童话的原文。实际上,这篇课文是经过教材编写者改编的,与童话原文还是有比较大的不同,更严格意义上只能说是:“本文改编自安徒生童话《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在博客中,叶开还将原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与改编后的《一颗小豌豆》拿出来对比。记者看到,两篇文章确实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一个五年级孩子的父亲,叶开始终认为,尽管孩子年纪尚小,但她也有了解作者和原文的权利。


   教材声明:尽量寻找原作者付酬

   尽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者署名情况不太完整,但记者也发现,实际上,教材的编写者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本市小学语文教材每册的最后一页都附有一张说明,其中有一段声明特别指出:“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中关于‘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出版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的有关规定,我们已尽量寻找原作者支付报酬。原作者如有关于支付报酬事宜,可及时与出版社联系。 ”

    同时,说明中表示,“欢迎广大师生来电来函指出教材的差错和不足,提出宝贵意见。”并提供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的地址和电话,以及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电话。

    对于声明中的 “尽量寻找原作者”的解释,叶开提出疑问,如果你真的找到了一篇好文章想编入教材里,同时又想找到这个不太知名的作者,在当下这个网络时代,比过去容易多了。“我自己就常常接到各杂志、出版社、影视公司相关人员的电话,向我打听某作家的联系方式。可见,只要你尊重知识产权,愿意寻找作家,可能除了极个别的超级隐士之外,大部分都能找得到。 ”

   小学生:不关心作者署名情况

   对于教材中的作者署名情况,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小学生。他们中的80%都表示 “一般情况下,不大关心课文作者署名情况”,但也有50%的学生表示“若作者较为知名,会有兴趣查阅相关资料”,有15%的学生觉得无所谓或是记不清了。

    “初中语文教材里的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署名,哪怕是学生作品,也都有署名的。 ”说到署名问题,今年刚上六年级的学生王园感触较深,她发现,初中语文教材的作者署名情况较之小学,完整很多。 “不过,大多数小学生一般都不太关心作者的问题,到了初中才有了点作者意识。 ”

    对于部分课文未署作者名的问题,一些网友也表示,这是可以理解的。网友gogologe指出,从100多年前语文建成独立学科以来,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根据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进行编写的,长时期都是不具名的;到了中高年级,有少量文章具名,是近20年的事情,一般是特别有名的作家并且改变不大的作品,即使这样的作品,也都是节选。还有网友表示,小学语文教材不署名作者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全国各地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是个老问题。

   而一些小学老师也表示,如果全部改编文章都要署名的话,自己将疲于应付如何回答学生对于文章作者的好奇,导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只顾着关注作者而非文章本身。不过大多数网友还是认为,出于对原作者的尊重,依据相关法律条文,教材应该尽量署名作者姓名并支付稿酬。

 


—— 信息源自:新闻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