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留守儿童,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
点击次数:3667  发布时间:2010-10-9 15:18:04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正在中国发生。中国农民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进城,加入到1.2亿的打工大军中。这是一幅多么现实的生存路线图。

 

  与此同时,近日由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近3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已5年以上。而且,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延长,儿童将存在不同程度亲子教育缺位现象。

 

  我是生活在农村里的,这种情况深有体会,以我的邻居来说,两口子都远在武汉打工,他们的十岁女儿和只有三岁的儿子则常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不是他们不想把儿子女儿带在身边,主要是没有这个经济条件,城市的高成本生活支撑不了他们的幸福,子女和父母之间的陌生感可想而知。

 

  其实,现实的情况不仅仅是亲子教育缺位的现象,还有更严重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有些孩子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的宠爱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是爷爷奶奶忙于家务种地,使得这些孩子根本无人管教,长期逃课泡网吧,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且低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严重。我曾在镇里的一家网吧看到过,两百多台电脑的网吧,里面就有三四十个孩子,而且有好几个都是十岁以下。他们上网的钱或是爷爷奶奶给的,或是骗他们要的。网吧唯利是图放他们进去这是不对的,但是我想在这方面学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的父母本就常年在外无暇顾及他们,爷爷奶奶由于年龄上的差距存在代沟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老师虽然不能替代亲子教育的角色,但无疑应该尽最大的力量来担起一种责任,一种社会责任。

 

  我也觉察到了留守儿童真的太可怜了,需要外出的父母慎重考虑下,不要只看到了金钱,把孩子的幼小心灵给伤害了,孩子不为你给予多少物质,更重要的是你们带给孩子亲情。虽然你们给孩子提供了物质上的享受,可孩子内心与父母越走越远,他们的童年并不快乐!

 

孩子幼小的心灵被伤害这是一定的,但是,有哪个父母愿意抛家弃子、背井离乡呢?网友所说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享受这是绝对不正确的,他们辛辛苦苦打工一年所挣的钱,仅仅能够维持生存,享受就是一种奢望的幻想!国家虽然免除了农业税和各种摊派,而且还对农民种田进行反补贴,但现实是农民种田积极性并不高。因为,化肥、农药和种子年年涨价,把补贴款抵消甚至还要高出补贴款几倍,在这种情况之下,农民种田入不敷出。上学需要钱、看病需要钱、各个方面都需要钱,钱不可能白白从天上掉下来,在这样的情形下,试想农民家庭守着几亩薄田能行吗?只有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应付家里必需的开支。离开孩子,这真的是迫不得已。

 

  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依然还是以密集型、粗放型为主。农民进城摇身变成农民工,填补了大量的劳动空白,使得我国的经济能够扶摇直上、快速发展,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农民就是中流砥柱的角色,功不可没。可是经济发展上去,却并没有惠及我们的农民,金融危机的到来,首当其冲的牺牲者是大量的农民工,当然这种情况不是常态性的。

 

  问题来自于我们的农民工长时间不能真正融入到城市之中,这也正是留守儿童问题最大的根源。一方面,由于农民工所从事工作的性质,使得他们在城里处于一种弱势和受歧视的地位,记得前几年就有人提议,要把农民工从城里赶尽杀绝。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人口上实行户籍管理,即便是把自己的子女接到城里来生活学习,但是在上学就医等方面,都享受不到城镇户口所享受到的那种待遇。农民工的工资本就是最少,孩子若真的过来,却得承担与自己的工资不成比例的付出,而且还要遭受歧视。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农民工都愿意让自己的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虽然在城里有一些专门为农民工子女成立的学校,但是在师资水平上要远远落后于其它的城市里的学校,而且由于有些农民工的工作并不是一直固定的,带孩子进城的话可能就得频繁转学,这对孩子也是绝对不好的。今年有一些社会机构在暑假的时候带领一些留守儿童到城里和自己的父母相聚,这虽然是一个办法,但依然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

 

  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但是我们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相反,自己的子女和后代由于长时间的分离,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反倒是成了这种发展的牺牲品。发展是为了我们的后代,但是,如果我们以牺牲后代来发展经济,如果我们对后代不管不顾地发展经济,即便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一些列的问题和后果却产生了,这样的发展又有何用呢?

 

  消除歧视,这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短时间内不可能彻底解决,但是制约人的户籍制度问题,却是可以在短期内解决、改革甚至取消的,只有把现实中的这道“枷锁”去掉,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那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当城市里的孩子跟着爸爸妈妈去逛公园的时候,农民工在城里的各个角落可能一边干活一边想着乡下的孩子,而乡下的孩子也可能正在想自己的爸爸妈妈。我的内心感受到的是一阵阵的颤栗,在学历、身份、权力之外,农民工的血酬再加上自己的子女,真的是进入正常社会的必要代价吗?

 

 


—— 信息源自:中国经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