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新课改或受高考影响 教师学生担心“昙花一现”

--------------------------------------------------------------------------------
点击次数:2186  发布时间:2010-9-30 16:03:25

 

  重庆今年秋季在高中推行新课改。新课改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难度,避免了目标和实际讲授“两张皮”现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教师、学生们对新课改有着隐约的担忧:高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新课改的推进?若现行的高考内容和形式不改,不过是旧瓶装新酒的噱头,仅是昙花一现而已。

  “课文学习”变为“生活化学习”

  9月27日10点,记者走进重庆11中高一五班的教室。

  “‘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这也是语文课上的内容。学生们对这些常见汉字的独特解读方式会心一笑。陈军老师告诉大家,语文应该是生活中的语文。“但是语文要运用就离不开积累,因此记忆是必须的。”

  课堂上老师还让同学们诵读《施氏食狮史》这样的古文绕口令,好多人舌头“打架”,课堂上不时发出笑声,但通过诵读,同学们不仅熟悉了五声调知识,而且还感受了汉语的独特魅力。

  班上的一个同学说:“现在老师在课堂上与我们互动,与生活相联系,与实际相结合,我们觉得语文其实离自己很近。”

  9月27日下午3点,重庆铁路中学高一二班的历史课以“历史是什么”拉开序幕,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而老师李洪兵的解释以一枚古币引申开来。“一枚古币,记录了那个时代经济政治生活,收藏、旅游、鉴赏,都是与历史相关的内容。”很快,李老师又回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历史,“大家又是否了解,这段时间,为什么美国会频繁进行军演吗?这个与美国的历史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一下让课堂沸腾起来,男生们争先恐后举手阐述自己的观念。

  投影仪上打出前几年一份高考满分作文《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大家知道这一段历史吗?这也是一个高中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顺带着,李老师给历史课打了个广告:“历史与其他所有课程都有联系,学科之间能互相促进。”

  课后,同学们表示,以前从没觉得历史课这么好玩,“感觉啥都能学到。”

  李洪兵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历史新课改之后,主要以专题形式进行,对于没有通史概念的学生来说增加了难度。因此,他说:“我在讲课期间,会着重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让学生们首先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陈军老师告诉记者,语文学习枯燥乏味,是很多学生的共识,这其实是语文学习在观念上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学习应该从“课文学习”转变为“生活化学习”。“我的备课理念是,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重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人生态度的指引。”

 新课改,到底改什么?

  记者在连日来的采访中了解到,重庆新课改后,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是指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新课改后普通高中学制仍为三年,但学生学业评价不再光看成绩,而是要求学生在三年中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必修课学分共116学分,选修Ⅰ和选修Ⅱ两部分,学生至少要获得28学分。学年教学时间增加了音体美的课时量。按新课改规定,每学年须有1周社会实践时间,学生在三年中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各获得2学分。

  据了解,重庆高中生今后学习具有相当的自主权,市级重点学校和有条件的学校,有25名以上学生选修的课程,原则上学校应开设;其他学校有35名以上学生选修,学校必须开设。

  新课本语文的编排方式很新颖,新教材选用了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三种文体,其中,还选用了《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飞向太空的航程》三篇新闻稿件。总体来说,语文教材变薄了,每本教材不超过100页。而数学学科整个框架结构变了,分为必修、选修,新增了不少内容,整个结构上突出学生的探究。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的规律、数学本质性的东西,从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提出并解决问题等。

  重庆市教科院院长万明春告诉记者,重庆高中新课改,教材呈现方式上有变,基本知识点不变,其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一些变化,教师更多地与学生互动,增加学生的主动性。

  高考或将影响新课改推进

  重庆一中教科室副主任周鹊虹老师向记者表示,此次新课改,一方面要求老师注重新知识的学习,不仅在课堂上花的精力比以往更多,还要注重开发新课程。这无疑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此次课程改革作为一次探索式的改革实验,并非是希望一蹴而就,而是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一新生向梦迪告诉记者,选修课让学生更多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相关的选择,而学分制则让学生们学会自己合理安排和选择,避免了只为兴趣而不为学业的情况发生。而来自重庆巴蜀中学的高一新生任创,则希望能够通过这种课程改革减少部分学习压力,并期待更自由的空间能够带来更多兴趣与潜力的发掘。

  不管怎么说,重庆新课改在集体期待背后,或许新鲜,或许好奇,然而教师、学生们却不得不对新课改有着隐约的担忧。高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新课改的推进?

  重庆一中的王海燚同学说,如果高考形式不变,那么压力在本质上是不会减少的,因为高考关系到升学率,重点还是在分数上。而重庆一中的周鹊虹老师对于这个问题则表示,新的课程改革将致力于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些虽然不是高考考试的直接内容,但却能有效增强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并能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其实对孩子成绩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周鹊虹还乐观地向记者表示,预计在本届学生念高三的时候,高考制度将会有所调整。到那时,高考制度的改革将会直接呼应此次课程改革的实践。

  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陈定凡认为,改革从课堂延伸到课程:是一小步也是一大步。他认为,一次考试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终生。“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必须改变。目前,有的省份把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或者把综合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这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记者 李国 实习生 杨玉凤)

 


—— 信息源自:工人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