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难于上大学”的抱怨,近年来已经基本听不到了。高校扩招之后,普通高中也在大规模扩招。从我市看,近年来普通高中的录取率已和高考录取率基本相当,有的县(市)甚至超过了高考录取率。大量学生涌入高中后,却未能看到求学路上的美好前景;孩子学习上遇到的种种障碍,也让家长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和“高中扩招”的目的产生了怀疑。
高中门槛一降再降
北林区学生小路有个梦想,就是考入省重点绥化一中。可是由于中考成绩低于绥化一中录取线近50分,她的梦想眼看着就要破灭了。但小路最终还是收到了绥化一中的录取通知书,因为以她的分数,只要交纳足额的择校费,就可以成为该校的择校生。
据了解,今年市直普通高中计划招收择校生840人,录取分数线可在公费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下浮100分。连同公费生,今年市直普通高中招生人数总计近4000人,录取比例达80%以上。此外,农村高中、私立高中也在大量招生,而且门槛更低,初中毕业生只要想读高中,并肯于花钱,几乎都可以如愿以偿。
记者还从我市下属某县了解到,该县10年前普通高中录取人数还不到1000人,今年仅县一中就录取了1200人,另一所高中也录取了1000人以上,录取比例接近90%,最低录取分数尚不足300分。
一位教育界人士认为,由于受人口出生低潮期的影响,明年我市中考人数可能还将下降,与此相对应,即使高中招生规模不再继续扩大,门槛也会比今年更低。低分学生虚度光阴。
小孙是某县级重点高中的一名高一新生,由于入学分数较低,他被分到了该校的普通班(与之相应的是高分考生所在的重点班)。虽然开学才一个月,可小孙已经感受到了学习上的吃力。他告诉记者,普通班和重点班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都没有明显区别,像他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时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尤其是面对初中阶段就比较薄弱的学科,突然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让许多学生都难以适应。
一名在市直某高中就读的高三学生向记者坦言,他现在已经基本放弃了学习,因为学也学不会。他说,如果不是有择校生一说,自己根本考不上高中。花了大价钱进入高中校门后,他也曾发奋努力,无奈基础实在太差,而学校又只盯着那些优秀学生,最终他还是成了被淘汰的对象。从高二下学期开始,他就开始上课时看课外书,自习时睡觉,虚度了这大好青春。
毋庸讳言,“升学”几乎成了现在普通高中唯一的教学目标,所以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鲜有职业技能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大量的低分学生在普通高中里无法得到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也找不到自己的奋斗目标。许多学生在老师的冷淡中变得消沉,美好的高中时光也变成了一种煎熬。家长质疑“扩招”目的。
“明知道有些学生不宜接受普通高中教育,上了高中也会成为现行教育体制下被淘汰的对象,为什么不能在初中毕业时就引导他们就读职业学校?”一位高中生家长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他同时质疑“高中扩招”的目的是为钱招生,因为高中的择校费是“分分计较”,一个分数段就是一个收费标准,少则数千,多则几万,已经成了学校的一大财源。
另一位家长也认为,“高中扩招”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而大部分普通高中又谈不上分层次教学。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高中的教育规模在扩大,而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扩招”目的却没有得到根本实现。
近年来,中职、技校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然而这类学校的生源却很紧缺。“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读了高中未必考得上本科大学,很多学生还是要接受高职教育,甚至回过头来上技校。中职、技校学生就业容易,受教育成本也低,应该让更多的低分中考生分流到这类学校。”一位本身就是教师的家长道出了许多人共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