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上万名家长联名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

--------------------------------------------------------------------------------
点击次数:2482  发布时间:2010-9-29 16:27:09

 

    上万名家长签名的呼吁书已递交到北京市教委。家长们呼吁允许在北京工作满一定年限的人,子女拥有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权利。有家长表示:“我们在北京这么多年,给北京纳税,应该和北京人享有同样的权利。”【财新网】(实习记者 庞祁 记者 张艳玲)虽然脸上难掩连日来奔波的疲惫,手捧着厚厚一本签名册的张先生,与同来的11名家长,站在北京市教委门口,眼神却流露出坚定和期许。

    来北京16年的张先生已经小有成就,不仅买了房子和车,还经营着自己办的公司。唯一让他焦虑的是,在北京十三中分校实验班上初三的儿子毕业后去哪里读书问题。根据现有政策,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以流入地为主,但孩子升高中及高考仍需回户籍所在地。

    他们此行,是希望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能够允许广大外来人口子子女在京参加高考。手里拿着的,即是数十位家长几个月来在大街上号召来京的外地人签名的呼吁书。他们因为孩子没有北京户口无法在京参加高考而聚在一起,在教育部门间奔波。

    装订成厚厚一沓的《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呼吁书》(下称《呼吁书》),蓝色封皮,除标题外并无多余装饰,以大号字体标出的“公民签名”四字,却格外抢眼。

    9月28日,这12位北京“流动儿童”家长的代表聚在北京市教委门口,手持签名过万的《呼吁书》,希望能够亲自交给市教委和教育部,解决他们孩子在北京不能参加高考的难题。

   早在1999年就从山东来京的焦女士,现为北京某商场的财务人员,家庭收入中等。2002年在北京买了房,但孩子的户口一直没办法解决。“孩子初中毕业后,经过多方疏通,获得了在通州三中上高中的资格。眼看着明年就高考了,孩子现在的成绩在年级前十,在京高考的话上一所好学校大有希望,但如果回老家,孩子不仅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还要适应完全陌生的题风,可能只能上一个三本了。”焦女士告诉财新记者。

   焦女士的情况在签名家长中具有普遍性。与一般打工者不同,他们大多来北京10年有余,属于公司白领或是自己办企业打拼,积累了一定经济条件。其中,拥有被称为绿卡的“北京市居住证”者也不乏人在。

   如果不是孩子的高考问题,他们早已与其他北京居民无异。从2010年升学考试起,北京市出台政策,允许外来流动儿童依据就近入学原则上小学;在小升初考试中,与本地孩子一样参加大派位。

   但学生需回原籍高考的规定,仍是他们难以跨越的坎。“我们家是浙江的,老家已经没人了。孩子10年前在北京出生,从没在老家待过,浙江话都听不懂,怎么让他回去呢?”一位家长抱怨着。

   从2005年起,为了制止高考移民现象,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高考“学籍、户籍”双认定,虽然大部分省份规定,户籍在本地生源不受“双认定”限制。但在陕西、海南等身份,对此规定则颇为严格。上述规定致使部分想回老家参加高考的孩子,也遭遇新的门槛。

   从今年6月开始,这些家长分别在昌平、通州、海淀等地区组织签名,希望北京市教委能够允许外地人在北京参加高考。“每次我们一把宣传牌挂出来,就有很多人过来签名支持我们。目前签名人数已经过万了。”参与签名的家长赖女士和孟女士表示,仅是收录到这份《呼吁书》里的签名,就已经有10281个。

  “我们在北京这么多年,给北京纳税,我们应该和北京人享有同样的权利。” 参与签名的温州商人朱程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允许在北京工作一定年限的人,其子女有在北京参加高考的权利。

    对于家长们的呼声,市教委信访办表示理解,并承诺在一个工作周内将呼吁书转交有关部门。

    但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担心,面对现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如允许实行异地高考,恐会有大批打工者涌入北京,政府要考虑城市的承载力及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

   多家媒体报道称,教育部今年有望启动“制定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的调研工作。在调研试点基础上,待时机成熟,将试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异地参加高考。据家长们讲述,他们这次的行动不仅意在呼吁,也切实为改革高考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异地高考的调研提供参考。■

 


—— 信息源自:财新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