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扮奇异的涟源少女不知什么缘故站在娄星区杉山镇偏僻的马路上,被一位路过的记者看到,及时报警,经过民警和记者的多方联动,帮其暂时渡过了难关。
记者发现奇怪少女
9月23日晚上十点许,中国工业报记者石峰从长沙回娄底,在杉山镇偏僻路段,一名身着短裤的女孩突然蹦到车前,拍了一下手掌,她衣着凌乱,冻得瑟瑟发抖,脚上穿着拖鞋,鞋子已经磨掉了底,脚上全是泥巴。该路段属乡村公路,没有路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当时路也正在整修,别说行人,连车辆都很少看到。
出于职业的敏感性,石峰下车进行了询问,但这名女孩只说了一句到娄底到涟源后,就是一问三不答,不管问什么,就是不开口,目光呆滞,表情在夜色中显得很是诡异。于是石峰拒绝搭载这名女孩。
奇怪的是,晚上12点,当石峰从原路返回时,在车稀人少的这条道路上,竟然又在五公里外娄底经济开发区创业大厦位置看到这名女孩站在路边,她只是站在路边,不时左右张望,神情茫然。于是石峰拨打了娄底市110报警电话。
民警亦步亦趋保平安
娄底市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派出刘阳带队的巡警队赶到现场,这名女孩仍然站在路边一动不动,民警上前尝试与其沟通,这名女孩一言不发,扭头就走。这时已经是深夜一点,在开发区的路上已经很难再见到人影,由于台风“凡亚比”影响,这两天娄底温度变化非常大,当晚非常冷,外出的人大都穿上了棉衣。而那个女孩穿着短裤,在寒风中已经冻了不知道多久。于是,民警和记者除了跟着这个女孩,不断尝试与她进行沟通外,还和指挥中心、救助站、康复医院等机构进行了联系。
晚上2点许,大家一致决定不能再让女孩在寒夜中受冻了,决定将她送去娄底市救助站。在去救助站的路上,这个女孩依旧不说话,但她用笔写下了一个有效的电话号码,民警拨打这个号码,无人接通,估计是用户已经睡觉了,决定第二天再拨打。
女孩安全到达救助站
民警和记者将女孩送到救助站时,救助站办公室主任陈新闻早已在外等候。大家分析,这个女孩可能精神受到一定刺激,不愿意和大家说话。陈主任介绍说,救助站每年都要接收大量这样的人群,有时候送回去,又跑出来,又送回去,如果确定家庭具体位置,当晚就可以送回去。这时,民警又接到110指挥中心的出警任务,于是他们把女孩送进救助站房间后就又去接受新的任务了。
邻居说她高考后受刺激
9月24日下午,中国工业报记者石峰又来到了救助站,那个女孩还在房间,并不说话,也不和其他人玩耍。据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当天早上,他们按照女孩23日晚上写的电话号码打过去,了解到这个号码是女孩邻居家里的,邻居向工作人员讲述了这个女孩的故事。原来,女孩叫隆东眉(化名),是伏口镇人,去年高中毕业后,精神受到一定刺激,家里已经花了两万多元带她去长沙治疗,但没有什么效果,经常离家出走,好几次都是被好心人给送回来。邻居说,她爸妈正在外面找她,现在不在家里,等她爸妈回来就让他们过来娄底接她回去。这位邻居在电话中说要和女孩说话,但奇怪的是女孩听到邻居的声音也不开口,脸上偶尔露出一丝笑容。她仍然不说话,不吃饭,不大配合工作人员。
采访手记:“高考落榜生”更应该受到社会关注
每年的高考来临时,全社会的目光都在关注考生的一举一动。诚然,高考对于考生而言确实是影响很大,甚至是改变其一生命运的一大转折点,但也仅此而已,毕竟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还会有更多,每一个都将是足以改变其命运的。高考落榜,考生及家长不可避免都会有一些失望、沮丧的负面情绪,有的甚至还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这是很不可取的,因为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落榜是客观存在的,考生和家长都应理性对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才的途径不只‘挤高考独木桥’这一种。”许多考生家长如是说。(刘江洪/报道 姜友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