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邳州教育局今年8月27日向该市各中小学、民办学校等机构下发了一个红头文件。文件称,去年以来邳州已有3名教师因在互联网上散布不实言论被拘留,广大教师“要注意形象,讲政治,讲大局,不该做的事不要做、不该说的话不乱说”。
关于这份红头文件,邳州教育局似乎有着充足的理由。去年以来邳州有三名教师因在网上发布不实言论而被拘留。经过公安机关的调查发现这几位所反映的问题均属造谣,而且言语中充斥着侮辱谩骂,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的形象。那么为了维护广大教师的光辉形象,教育局就有必要对教师的行为做一规范了。
不过或许是官员都有一种适时宣传自己的冲动,任何官方的回应都是那般高调。邳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高福新告诉记者,教育局出台红头文件的初衷,就是杜绝网络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这份红头文件的作用可真是大,居然想杜绝网络违法现象的发生。按说网络违法的管制不在教育局,而应该是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部门以及网络警察的工作。可以说这位教育局领导的愿望挺宏伟,只是用错了地方。
但要说教育局出台红头文件是为了教师本身也有点说不通。红头文件中强调,广大教师“要注意形象,讲政治,讲大局,不该做的事不要做、不该说的话不乱说”。您看,“政治”这个玩意时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教育局也不单会为了教育事业而殚精竭虑,相反,他们考虑政治问题要比教育本身多得多。他们不仅要求教师讲政治,而且“讲政治”还有一定的要求——不该做的别做、不该说的别说。
那么究竟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不该说的?从“在网上散布不实言论”的那三位的事迹我们就会明白,不管他们反映的事是真是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几位对当地的教育系统不满意、很有意见。虽然这三位的事已经了结,但谁知道有没有别人也抱有此种不满意的心理。这种不满意又非常危险,因为“不满意”的心理作祟,就有可能再次出现在网上散布言论的教师。而那些言论既有可能是“不实言论”,也有可能是“属实言论”。
可不管那些言论是否属实,让教育系统暴露在公众面前总归是不好的。因为你不能保证网民会不会根据这些“言论”找出其他问题,毕竟现在的网民知识水平以及细心的程度都达到了恐怖的程度,有些时候根据一些极细微的发现就会抖出一件丑闻。这样的事已经不是一次发生了。为了不让他自己步入后尘,那么让教师永远闭嘴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说到这儿,大伙都应该清楚,邳州教育局出台红头文件并不是为了维护教师形象,更主要的目的在于防止教师乱发言论导致当地教育系统的阴暗面被置于公众的眼前——既然不能管住民众的眼睛,那就管住老师的嘴巴吧。于是乎,在开学之际这样一份让老师“禁言”的红头文件就出台了。
记得前段时间中石油内部有一份《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闻报道和公文稿件慎用词汇表》。其引语中称,制定这个《词汇表》是供新闻发布之用,为了“正确引导舆论”。或许邳州教育局在出台那红头文件的时候,也该学学中石油出一份“慎言表”,让老师们真正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那样的话就不用担心教师们不小心犯政治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