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20万元当小演员男一号 童星成"教育投资"?

--------------------------------------------------------------------------------
点击次数:3253  发布时间:2010-9-17 17:31:18

 

2010年 09月 17日 14:37   深圳新闻网

 

陆子艺本文图片 CFP 资料

林妙可 早报记者 徐晓林 资料

吴磊

侯高俊杰

  在今年的上海电视节上,演员、导演的高片酬再次成为电视剧制作方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谢霆锋接演《剑侠情缘》的片酬达到900万元,超过陈道明接演《手机》的790万元片酬。不少演员已经按天计酬。演员身价的飞涨让“台湾偶像教母”柴智屏都感慨,明星身价涨得比房价快。演艺圈暴利的诱惑,驱动着很多人绞尽脑汁想演戏、想成名,以致“潜规则”交易市场“繁荣”,甚至都波及童星身上。昨日,《天涯赤子心》的制片人陈先生向记者透露,他曾遇到过“有五六位家长,砸6位数,要他们的孩子上戏。”莫非,这是内地新兴的“教育投资”?

  “潜交易”

  20万元当小演员男一号

  曾创造6亿元票房神话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导演陈朱煌再抛催泪弹,推出有父亲版“再爱我一次”之称的电视剧《天涯赤子心》,集结近20位小演员。陈朱煌透露,电视剧选角阶段,就有不少家长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他,“有的家长很直接,几十万,只要他们的孩子能上戏,有的家长甚至说,演什么都行,能露脸就行。电视剧对小孩子的演技要求不高,更希望他们在镜头前表现出纯真自然的状态,因而有些小孩子只要能上戏,演上一两部电视剧,长得再可爱一些,角色讨巧一些,有了经验值,身价就上来了。这些砸钱给孩子求上戏机会的家庭都不穷,很多家长都是做生意的,穷人家的孩子也包装不起。”记者也了解到,某暑期大热古装神话剧中就有带“赞助”出演的小演员,“赞助费”在10万元到20万元不等,20万元可以演到小演员中的男一号,赞助费多少决定戏份多少。

  除了花钱上戏以外,也有走娱乐圈人脉的。有圈内人告诉记者,林妙可的爸爸林晖是一名报社摄影记者,林妙可2岁时,就喜欢往人多的地方钻。身为记者的林晖为了让女儿有见识,在采访演艺圈中的人物时便尽量带上女儿。渐渐地,一些业内人士开始注意到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林妙可6岁时,就有明星邀请她一起拍广告,张艺谋也是从这些广告中发现了林妙可。

  爆红身价可涨百倍

  家长收回投资

  为何家长们愿意花钱走后门让孩子上戏呢?名利当然是最大的诱惑。据悉,林妙可的代言身价号称高达7位数,和周杰伦在春晚上合作过的侯高俊杰每次出场费也逼近万元。陈朱煌表示,在《天涯赤子心》中饰演姐姐的陆子艺参演过多部电视剧,比如张纪中版《倚天屠龙记》中的小杨不悔,《妈妈为我嫁》中的小佩珊;而剧中另一位小演员吴磊5岁时就已经在《封神榜之凤鸣岐山》中饰演小哪吒了,像这些演过戏的孩子就有身价了,不仅不需要家长再砸钱上戏,还能像小明星一样淘金,“陆子艺现在就很火,不亚于林妙可,拍摄《天涯赤子心》一部剧,她就拿走我30万元的片酬。”童星成名后的惊人回报率是家长们前赴后继的巨大动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80后家长表示,想到有朝一日女儿可能成为下一个林妙可,自己再苦再累也咬咬牙过去了,她身边有这样一个“未来星爸星妈圈”,家长们会经常交流各种小朋友们的表演信息和比赛信息。

  ◎ 马上评

  如此,潜规则何时是尽头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家长砸钱让孩子上戏,感觉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于有钱的家长来说,这是对孩子进行投资,多次露脸,身价提高,来日可以赚回来,就是赚不回来,也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而于电影、电视制作方来说,在选用孩子时,还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然而,这“潜规则”,说到底是急功近利的买卖。于孩子的长远成长,以及演艺事业的未来,埋下隐患。

  其一,不管电影、电视对“童星”的要求多低,但总得有选材的标准,如果表面上选材,暗地里却是由钱的多少来决定谁上,这给小童星们怎样的教育?他们长大之后,如果从事演艺事业,对于“潜规则”的使用无疑十分娴熟,那么,今日被普遍声讨的“潜规则”,何时才有尽头?

  其二,如此“潜规则”,将制造孩子之间的不公平,能上电视和电影,对于有艺术追求的孩子们来说,是对其努力的肯定,一个本有希望入围的孩子,却由于潜规则而被淘汰,这与中考、高考中的作弊无异,将严重打击对演艺充满兴趣的孩子的积极性,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

  对孩子的不诚信教育,将动摇整个社会诚信与公平底线,贻害无穷,这是任何文明社会所不容的。当然,“童星”潜规则,不过是目前整个社会潜规则盛行的缩影。在幼儿园、中小学,有家长并不避讳当着孩子的面给教师送礼,并教孩子怎样送礼,告诉送礼的诀窍;有家长为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也“托关系”让老师安排孩子当学生干部;至于教育孩子掌握“灰色技能”,抽烟、跳舞、打牌等,并不鲜见。

  改变这种状态,当然需要家长们的自觉,而更重要的,还是推进整个社会的公民教育,强调公民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加大对潜规则的监督、惩处力度。客观上说,大多“潜规则”交易,都可以适用商业贿赂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只是由于问责乏力,虽“潜规则”无处不在,但查处寥寥,由此助长其日长夜大,向各领域蔓延、滋生。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