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南京教育局发"教师礼仪15条":不能穿吊带短裙

--------------------------------------------------------------------------------
点击次数:3023  发布时间:2010-9-15 13:50:18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天,南京市教育局下发了一份《给南京市中小学教师15条礼仪建议》,内容涉及形象与举止礼仪、办公与教学礼仪两部分,涵盖教师的着装、举止、教学、社交、网络等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师礼仪建议“15条” (摘要)

  1、着装的礼仪: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公共场合,着装都要体现职业特点:美观大方,有时代感,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师身份;

  2、仪容的礼仪:教师仪容要端正、庄重、斯文、雅气。不浓妆艳抹;不佩戴款式夸张的耳环、项链等;不染彩色指甲;不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

  3、举止的礼仪:坐姿须端庄、站姿应挺拔、行姿宜稳健;

  4、社交的礼仪: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约束自己,自律自重;

  5、参加聚会的礼仪:教师出席正式晚会,男教师以深色中山装套装、西服套装,女教师以旗袍、连衣裙或西服套裙为宜;参加沙龙交流时不要离题万里,浪费众人宝贵时间;

  6、网络的礼仪:教师在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与他人交往时,应牢记教师身份;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尊重他人;留言板上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7、进出校门的礼仪:进入校门主动向人问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摩托车、汽车慢行至指定存放处,整齐排放,离开校园主动道“再见”;

  8、课堂的礼仪:进教室前准备好上课教材、教具,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讲课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来回走动;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

  9、办公室的礼仪:举止规范,谈吐文雅,遵守公德,文明办公。不上网聊天,不玩游戏,不下载娱乐影视片。

  10、打电话的礼仪:上班时间不煲电话,接电话宜内容简洁,声音适度。

  11、与学生交往的礼仪:微笑交谈,平等沟通。

  12、与家长交往的礼仪:接待家长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13、家访的礼仪: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把家访内容告诉家长。切忌“登门告状”。

  14、升旗的礼仪: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

  15、会场的礼仪:手机置静音或关闭,不接听手机、不发送和阅读短信。

  解读

  不能穿吊带和短裙

  《建议》指出,教师着装要“忌脏、忌露、忌透、忌短、忌紧、忌异”等 “六忌”:1、忌脏。即忌懒于换洗衣服而使衣服皱皱巴巴;2、忌露。即不宜身穿露胸、露肩、露背、露腰以及暴露大腿的服装;3、忌透。即外穿的衣服不能过于单薄透明,不外穿吊带衫;4、忌短。即不能穿着过于短小的服装,不应将肌体部位暴露出来;5、忌紧。即不宜穿着紧紧地包裹自己身体的服装;6、忌异。忌着装过分怪异、色彩过于艳丽。另外还指出教师不能浓妆艳抹,不佩戴夸张的耳环、项链等饰物,不能染指甲和头发。

  教师坐姿忌叉腿或满座

  《建议》特别是对教师的坐姿提出“五忌”: 1、忌争先。在落座时不能抢在外宾、长辈、女士之前入座;2、忌满座。坐在椅子上,切不可将整个椅面坐满,也不要仰在椅背上;3、忌叉腿。女教师可以双腿并拢或交叉斜向一侧,男教师则可以平踏在地上,双膝稍微分开;4、忌乱伸。坐定之后,不要让脚四处乱伸,或是乱抖不止;5、忌先走。离座时,应当合礼而有序。如辞行之时,当先则先;送客之时,该后则后。

  反响

  老师就该端庄典雅

  对于规范老师礼仪的做法,很多家长都投了赞成票。“现在年轻老师很多,很多老师穿着时髦,甚至前卫。其实老师就应该穿着得体,端庄典押他们和孩子每天直接接触,如果老师穿着过于时髦,或举止随便,对孩子来说很可能产生示范效应,从而误导孩子的审美。”一位小学四年级家长说。

  别给老师戴“镣铐”

  采访中,一位80后女教师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教师这个工作,每天去学校准备衣服时都会特别注意,尤其避免暴露夸张的服饰。“不过也不能说一旦成为教师就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在什么时候都不能穿吊带、穿凉拖吧。”

  “真实生活中,老师很多时候都会顾全大局,不会过多地去诉说自己的委屈或者看法,但是网络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人表达自己的平台,现在教师规范连老师网络行为都要加以约束,是不是要把老师给憋死啊?”采访中,一位中学老师直言不讳。

  内幕

  细化礼仪规范

  源于政协委员提案

  “我很满意!没想到我的提案,市教育局如此重视,这么快就有了回音。”南京市政协委员毕大容介绍,他今年提交了一份提案,希望市教育局在现有的《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中小学教师职业着装、仪容仪表等礼仪规范,方便老师平时对照使用。

  原来,作为政协委员的毕大容有一次去接孩子放学,正好看到一个穿着吊带衫的老师蹲下来给孩子系鞋带,衣服很低胸,可以透过领子看到内衣。“我当时就觉得不太雅观,毕竟‘为人师表’,老师穿得太露了对孩子会有不好的影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有可能去效仿。”对于老师的礼仪问题,毕大容专门到一些学校做了调研并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今年的南京市“两会”上,毕大容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南京市教育局在现有的《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张生说,这本礼仪建议将作为新教师上岗前研读的第一课,成为每一位教师案头的必修本。“不过我们并不是要用这个建议去过多限制教师的自由,只是希望教师们能够用这个建议经常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太过个性的服装打扮是否适合在学生面前表现。”

  本报记者 王璟
 


—— 信息源自:扬子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