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我国迎来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教师节

--------------------------------------------------------------------------------
点击次数:2913  发布时间:2010-9-10 8:40:24

 
我国迎来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教师节

  

我国迎来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教师节

  9月9日,湖南省邵阳县黄荆乡腊树村小学复式班孩子以心代礼表达对老师李真清的衷心祝愿。

  中新网9月10日电 9月10日,是中国第二十六个教师节,也是新世纪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教育部表示,组织好今年教师节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隆重庆祝,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

  教育部: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

  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部日前表示,组织好今年教师节活动,对于全党全社会和教育系统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求隆重庆祝。

  此前发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四部分第十七章也强调,“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国家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今年教师节,教育部表示要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其中包括:深入了解教师的工作生活状况、依法保障教师待遇,落实绩效工资等各项政策、精心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和教师全员培训暑期项目,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等等。

  教育部官网首次挂过节不收礼倡议

  每到教师节,“送礼”这个话题都要被推上风口浪尖。

  9月6日,教育部网站刊登了十所知名中小学联合向全国教师发出的倡议书,倡导全国教师反对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学生、家长的财物。

  倡议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做爱岗敬业的模范、做教书育人的模范、做终身学习的模范、做廉洁从教的模范”。在最后一部分中,提出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自觉抵制请客送礼等庸俗风气,不收受学生、家长的财物”等内容。据悉,这是教育部首次以学校联名的方式挂出不收礼的倡议书。

  教师:不喜欢被“收买” 难以拒绝干脆躲避

  作为热议话题的主角,老师们普遍表示,“教师节大礼”让自己很为难,而且压力巨大,不喜欢被“收买”的感觉。

  据《南方日报》报道,很多老师都表示,曾经在教师节收过礼物。对于出于感恩、答谢、体谅工作的小礼物,大多都可以接受;但对一些贵重的,特别是“背后有求”的礼物,老师们感到负担沉重。

  “我收礼是要看人的。”一位当了十多年班主任的小学老师表示,如果家长送礼是有事相求,坚决不收。“不喜欢‘交易’的感觉。”这位班主任表示:“说真的,来条短信、写张卡片就很感动了。”

  随着教师节和中秋节的日渐临近,许多老师又收到了不期而至的月饼。据《广州日报》报道,“这个周末我看到陌生的号码来电都不敢接。”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李老师表示,这些礼物收也不是,不收也不知道如何拒绝,月饼作为教师节礼物的意义,总觉得变了味。”

  为了躲避家长电话的“追杀”,李老师周末干脆关了手机,不过对于已经送到的月饼,李老师觉得颇为头痛。“总不能送回去给孩子,这样家长和学生都觉得尴尬。”

  反思:教师节不能背离尊师本义

  几乎每年教师节,针对家长是否应该在教师节给老师送礼的讨论都分外火爆,今年也没能幸免。

  《新华每日电讯》称,要解决这个令人尴尬的问题,除了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们要对得起这个称号,坚守道德底线,自觉抵御诱惑,更别主动索要外,相关教育监管部门也应该尽快行动起来,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对节礼歪风予以遏止。 【详细】

  

  

我国迎来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教师节

  “教师节”变成“谢师节” 送礼收礼者都尴尬

  中广网北京9月10日消息(记者刘玉蕾 刘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是第26个教师节,在这里《新闻纵横》首先向所有辛勤付出、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尤其要向在贫困地区坚守的老师们表达敬意!

  每个人的成长都曾得益于老师的教诲,在这里《新闻纵横》也提醒收音机旁的您:请记得给昔日的老师们打个电话,哪怕只是送上最简单的祝福,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以往说到教师节,我们马上会联想到“感恩”、“致敬”……,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送礼”成了教师节前后的一个关键词,而标题为“教师节送礼蔚然成风”、“教师节送礼、收礼都纠结”的报道,最近也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

  “教师节”为何陷入“谢师节”的怪圈?教育行业的送礼与收礼潜规则,真比其他行业更严重吗?

 


—— 信息源自:中国广播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