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学生道德教育在生活中培养“真善统一”的人

--------------------------------------------------------------------------------
点击次数:2646  发布时间:2010-3-15 15:35:16

 

  生活与道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道德教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而学生的道德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家长的言传身教。
  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学生的道德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却显示下滑的趋势,存在着典型的知性化倾向。其主要表现在: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孩子成绩在班上排第几名等等。如果老师夸孩子聪明,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弱点,就不屑一顾,甚至怀疑老师有成见。重智轻德是相当多父母的一种心态。而且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这种倾向会更严重。并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学,来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成为许多家长的教育信条。
  笔者认为,重视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急功近利,仅仅重视孩子的分数,忽视其个性和品德发展是难以造就真正人才的。许多神童上大学后,绝大多数表现出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事实表明,有些人即使考上了大学,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优秀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的危机和动摇。
  在每年开展的各种献爱心活动中,有的学生会表现出一种不太情愿的感觉。笔者觉得开展这些道德教育活动是为了体现真正的人文关怀,从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去感受爱人之心和爱社会之心,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到正直心、同情心是他们生活中一种再平凡不过的行为。从现代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当前应将德育目标定位为“求真”与“行善”,即德育要培养的是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的“真善统一”的人。求真的底线是“认真做人,真诚待人”,行善的底线是“明辨善恶,与人为善”,这两点是现代生活最必需的道德品质,做到这两点,才是一个道德合格的人。大千世界充满着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它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学生生活也是如此。因此,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回避生活中诸多矛盾,必须让学生面对生活、面对难题。当学生在道德的十字路口徘徊时,我们可以引导和帮助他们选择行为方式,使他们在活动中形成优良品德,发展品德,健康身心。这才是一种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教育。

 


—— 信息源自:辽西商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