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布,这个被称为“教育改革路线图”的纲要在两会上也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和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在两会期间做客搜狐网时,也与记者共同探讨了关于教育发展纲要和高校改革的一系列话题。
落实关键在细则的制定
话题背景:对于2月28日国家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征求意见稿,二位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赫冀成:教育的改革在我们国家启动比较晚,实际上今天提出来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国企当年的状态有相似之处。如果我们过去30多年作一个历史阶段的话,其实这个纲要新的阶段从前几年已经开始了,就是提高质量和水平的新阶段。这时候出来的纲要,特别是纲要里面点到的问题都非常的关键和准确。
王树国:换一个角度谈,刚才站在校长的角度,现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度,真心希望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能够落到实处,这个纲要很好。实际上全国老百姓所期望的是这个规划如何落实,按照什么时间落实,总体来说老百姓更希望看到落实这个规划纲要一些具体实施的细节和过程,至少大家有一个期望,这也是教育部内部大家共同的期望,希望纲要能够尽快落实。
赫冀成:我注意了一下我们十年的规划,重要的是它的规划怎么变成计划。所以加紧做下面的工作很重要。
王树国:我们希望纲要实实在在变成老百姓满意的细则,有一个具体的实施。细节决定成败,真正能否把纲要成功落到实处,细则的制定还是非常重要的。
去行政化是高等教育的回归
话题背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高校去行政化被明确提出,高校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将如何实现?
王树国:高校去行政化是一个高等教育的回归,高等教育在整个社会的分工组成当中,本来不能够隶属于行政管理,它是一个社会公益事业,把“去行政化”这样一个要点写到纲要当中,我认为这是真正开始重视教育、回归教育,这是值得高兴的事。
赫冀成:我认为在发展纲要草案里面有两句话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提到要尊重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因为政府的管理模式不适应教育自身,所以它出现问题;第二,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
期待教育家的出现
话题背景:大学校长都是行政干部,二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赫冀成:王校长的行政级别比我高一级,但是我们想法都是一样的,没把这个级别当回事。我一直认为大学校长就是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如果说谁地位更高一点,这个不是靠级别,是靠人们对你的尊重程度高一点,是靠你把学校办得好。
王树国:教育去行政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有利于国家出现一批投身于教育的教育家。政府的关注点更应该关注在教育的公平,让所有的孩子至少在机会上大家是公平的。所以我想在这方面,包括区域之间的差别和城乡的差别,政府应该怎么提供资源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接受教育有公平的机会,我觉得这方面是政府的职责。至于这个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这倒是学校自身的问题,政府不要干预。
赫冀成:那时候就应该会有教育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