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撰文谈中国教育。他表示,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明显拉大,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差异,造成了教育的众多不公平;此外,就近入学、高考录取制度、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严重不均、政府规定执行不力等为题也困扰着教育的发展。
大学毕业后,笔者先是在一所农村小学工作,可谓体会颇深。听老教师讲,学校以前的教学质量、生源师资都很不错,被“堕落”也就近几年来的事。每年的小升初之时,便会涌现出蜂拥的转学大军。无论本地外地的学生,只要家庭条件稍好,都会选择逃离,生源质量也下降。教学成绩、校园风气下滑是必然的事,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虽然也有划区招生的政策,但事实上最终被拒于城外的还多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
一损俱损,学生逃离,教师也削尖了脑袋往城里挤。上班三年,学校教研组长、教学骨干流失殆尽,满目疮痍。学校“堕落”了,留守老师不仅受外界非议,也承受着来自内心的煎熬。恍惚几年,很多人志气早已消磨殆尽,仅仅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纲要》的出台,总理的关切,社会的瞩目,希冀这一切能够携领所有逆境中的教师步入职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