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成都召开百校结对、师徒牵手工作会议,要求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带动农村学校发展,名师引领年轻教师成长,以推动我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据悉,我市目前已有123所城区学校与169所农村学校结对共发展,1932名骨干教师“牵手”4869名农村年轻教师共进步。
百校结对 提升农村学校水准
按计划,成都将在城区及县城所在地遴选一批优质学校,采取结对支援形式或共同体发展等多种模式,与全市所有农村学校深度结对并实现结对的满覆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
结对形式分为“跨区(市)县城乡学校结对”和“县域内城乡学校结对”两种。据了解,“跨区(市)县城乡学校结对”,将在中心城区与三圈层区(市)县及青白江区组建区域互动发展联盟的基础上,中心城区将组织学校与三圈层区(市)县及青白江区的农村学校实现结对发展。今后,各区(市)县还将遴选城区学校与区域内所有涉农学校、农村学校结对发展,并通过乡镇中心校与城区学校的结对发展,实现中心校的分校或校区与城区学校的结对发展。
师徒牵手 强化农村教师质量
成都还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师徒牵手活动。据介绍,牵手的指导教师指获得市级、县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名师,包括市教育专家、省特级教师、市特级教师、市区县学科带头人等,参加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以及其他优秀教师也将积极承担起牵手的任务。被指导教师指进入学校未满三年的青年教师、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及其他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
按规定,市直属学校、市教科所以及城区的名师除牵手本校本地教师外,还需牵手二、三圈层学校的一名教师,其他区(市)县的名师除牵手本校教师外,还要牵手本地学校的一名教师;各学校的名师都需牵手本校的一名教师。市教育局副局长崔昌宏介绍,今后我市将确保每一位城区名师牵手一名农村教师,每一位名师牵手一名以上青年教师,每一位新教师牵手一位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