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浙江高考航模加分者被指多来自权势家庭

--------------------------------------------------------------------------------
点击次数:2599  发布时间:2010-2-26 14:34:16

     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长分别是越城区副区长、市建行行长、市财政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科长、市教育局科长、绍兴一中党委书记、绍兴一中分校党委书记、绍兴一中分校副校长、古越龙山股份公司董事、绍兴汽运集团公司副总、昌安实验学校校长等,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   教育厅长信箱接连收到举报邮件

  “高考一直被认为是最公平的事,但慈溪市一些考生在无线电测向比赛中得到一二名的成绩是虚假的,这些同学从未参加过此类比赛,也缺乏相应的能力与特长,却享受高考加分政策。”

  “浙江省镇海中学高三一些慈溪籍学生在高考前就可以‘白捡’20分。”

  “温州地区有无线电竞赛项目,只要花钱就可以轻易得奖。”

  4月上旬以来,质疑“三模三电”(即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车辆模型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电子制作)高考加分政策公平性的邮件陆续发至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信箱,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在高考来临之前关注和处理此类问题,还其他考生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今年是浙江省实施新课程高考第一年。社会对取消体育加分政策中的“三模三电”等项目呼声甚高。

  但该省在今年2月公布的高考体育加分新政策中规定,参加全国性比赛中获得“三模三电”等项目团体或个人全国前六名的在校学生及应届考生,参加浙江省的认定与测试,成绩两年内有效,沿用至本人高中阶段应届毕业时止。

  这类比赛相当多,即使地市举行的比赛,只要冠名“全国”两个字,就能获得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便有了高考加分的资格。

  “欢喜的只是少数考生与家长,更多的人则是通过不同渠道向上反映此项政策有欠公平、公正。”杭州一名秦姓家长愤愤不平地质问道,为什么在北京等国内很多省市相继宣布取消“三模三电”加分背景下,浙江省却“‘新瓶’装‘旧酒’”,继续执行此项政策?

  据中国教育信息网报道,北京取消高考“三模三电”加分项目,是因为它们并不属于身体素质运动类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比较容易获得特长加分资格,相比那些需要常年大运动量刻苦训练的体育运动项目考生是很不公平的。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却不知不觉地输在‘终点线’上,高考都还没有开始,人家的孩子20分已顺利拿到手。”该省教育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说考生凭真本事达到田径、球类等项目标准的话,加分是理所当然的。关键是不少考生家长利用权势,可以通过“三模三电”项目获取高考加分。浙江这项既欠公平,也不科学的高考加分政策继续实施的原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权势家庭子女组成“高考加分俱乐部”

  在高考“独木桥”上,考生竞争呈橄榄形,高分、低分者偏少,中间段的学生居多。2008年高考成绩统计,浙江省考生成绩每增加一分就可以超过200多名竞争者,如果是总成绩能加上20分的话,便可超越“千军万马”。

  4月25日~26日在杭州进行的体育加分项目测试现场,一位徐姓的考生家长抱怨说,高考加20分足以把一个人带到“天上”,把另一批人打入“地狱”,自己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没有加分,能有机会参加这些活动都是城里有钱有关系人家的孩子。

  此前该省获体育加分项目的考生名单不进行公示,社会上知之者甚少。据记者查阅浙江省教育考试网2008年体育项目加分的438个名单显示,“三模三电”合格考生达到198名,约占45.21%,主要集中在杭州市萧山区、绍兴市越城区、台州市椒江区、慈溪市与苍南县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仅慈溪一市就有66名考生合格。

  杭州市萧山区一名知情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参加航海(建筑)模型只要交600元报名费、1.5万元培训费,培训一个月(实际上只是在每周双休日进行),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前6名的成绩标准。这笔不菲的费用约相当于一名学生高中3年开支的总和,却可以轻松换来高考中“20分”的筹码,令不少学生、家长趋之若鹜。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今年全省参加体育加分测试高二、高三的学生1555名,其中“三模三电”741名,占总人数的47.65%。

  采访中,记者获得了一份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高二、高三学生家长资料。19名考生中,有13名家长分别是越城区副区长、市建行行长、市财政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科长、市教育局科长、绍兴一中党委书记、绍兴一中分校党委书记、绍兴一中分校副校长、古越龙山股份公司董事、绍兴汽运集团公司副总、昌安实验学校校长等,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

  一支训练队三五个人,最多不会超过6名学生,具体由所在学校与体育部门操作,外界难以知情,且十分容易通过高考加分的省级认定、测试。绍兴章氏家长说,在经济发达地区,普通家庭不是说出不起这笔报名费与培训费,就是你家孩子想报名参加也“无门”。这种高考“捡分”班压根儿不向外招生。

  在浙江个别地方,“三模三电”训练队成为有钱有权有势家庭子女组成的“高考加分俱乐部”,校领导也乐见其成,用此来协调学校与各方面领导的关系。一名知情者曾在不同应酬场合亲眼见到,教育部门同志主动向一些领导干部了解有没有孩子参加高考,并指点此项加分政策的操作流程,运作成功后皆大欢喜。普通家庭的学生尤其是农家子弟根本“分享”不到这类特殊关照,难以加盟训练。

  取消“三模三电”加分为何这么难

  在浙江采访期间,部分考生家长提供了一本《世界航海模型联合会航海模型竞赛规则》。他们认为,用约20年前的竞赛规则来测定当今的航模速度,毫无疑问是“低门槛、高通过率”。

  与田径、球类等身体素质运动类型项目比,“三模三电”智力竞赛类项目主要取决于器材与现场发挥。如航海模型都是电动的,一艘重量不超过一公斤。20世纪90年代初建造大多数采用有刷电机,用蓄电池或铬镍电池、银锌电池供电,现在用无刷电机,以及锂电池或镍氢电池。

  绍兴一学生家长说,原来的标准等于是依据“拖拉机”的速度设定,现在则用突飞猛进的“轿车”去考核达标,几乎所有的参赛考生都能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此外,考生家长还反映浙江部分“三模三电”训练队存在既做教练员,又做裁判员,还做器材销售员的现象。一个航海模型大致价值1.3万元,而原材料大概是六七千元。据悉,学校训练队教练很多是省内“三模三电”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平时招收学生训练,并负责购买材料、建造模型与销售,赛时又担当大赛裁判。

  据介绍,去年绍兴市一所重点学校组织37名学生参赛,33名通过。4名没有通过省级航模锦标赛的选手一个月后在全国其他赛事中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4月25日至26日参加浙江省高考加分项目测试的考生表示,今年现场与以往没有什么区别。绍兴一名考生透露,同来的40多名航模考生顺利过关。

  对省内“三模三电”考生规模连年快速增长与容易过关的现象,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叶宏、副院长孙恒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没有正面进行回应,而是重点讲述了2008年全省取消优秀毕业生高考加分政策的前因后果。从社会大众的心态来观察,哪方面越容易,“钻空子”的人就越多。取消省优秀毕业生高考加分是因为统计数据显示,很多是领导干部的子女,评上就可以加分,对普通考生而言有失公平、公正。现在只授荣誉不加分,就几乎没人来钻营此“门路”了。

  该省教育考试院领导表示,今年是浙江第一次对申请高考加分的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进行现场测试,目的是把“吹竽的南郭先生”清理出队伍。在测试之前,他们也从不同渠道得到信息,个别考生不是在用心备考,而是做一些干扰心态的“无用功”。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新闻发言人张江琳承认现在该项目测试的标准太低了。所以,今年社会对省内“三模三电”现场测试关注的焦点还是标准问题。但他也指出,标准太高,家长与选手不满意;标准越低,通过率越高,社会更不满意。

  据悉,在制订浙江省2009年高考加分方案时曾考虑过取消“三模三电”项目,但最后予以保留,增加现场测试环节。至于具体原因,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没有透露,只是说“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是体育部门颁发的,省教育部门不能说别人的证书是假的,只能进行认证与测试。再者,高考政策涉及千家万户,不可以突然变化、调整”。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有钱人向“三模三电”项目“砸钱”的现象确实存在,一步到位取消阻力会很大。比如浙江今年参加“三模三电”测试的学生有700多人,食宿自理,每人报名检测费还140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因此该省教育部门另一名同志说,关键是教育考试院、体育部门存在一条高考体育加分项目报名、测试的利益链条,取消“三模三电”项目就意味着收益减少,谁会自断财路?

 


—— 信息源自:中国青年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