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儿童理财教育:家长不容忽视的问题

--------------------------------------------------------------------------------
点击次数:3548  发布时间:2010-2-26 14:32:52

    春节期间,孩子们是最快乐的,很多孩子都收到了不菲的压岁钱。长长的寒假,热闹的春节,让人动心的压岁钱,怎么花呢?是买自己一直惦记着的玩具,还是给自己的摩尔庄园充值…… 

  不仅仅是春节,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年轻的家长、疼孩子的长辈平日生活中也毫不吝啬在孩子身上花钱。并且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给孩子零花钱的数目也是越来越多。可是在给孩子零花钱的同时,许多家长心中也有很多困惑:

  孩子有了钱之后会不会由着性子乱花?我们能不能将零花钱当做对孩子的一种奖励,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就给,犯了错就不给?能不能启发孩子通过家务劳动来挣钱?如果给零花钱的话,该给多少?要不要干预孩子花钱?要不要鼓励孩子把钱都存起来?

  如今的孩子不缺钱,缺的是如何花钱。怎样引导孩子正确花钱成了年轻一代家长的新课题。 

  孩子该不该拥有零花钱

  一位朋友告诉记者:她家孩子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最近发现孩子经常买卡片、玩具回来,每次都说是同学给的。后来才发现自己钱包的零花钱少了很多。原来孩子每天偷偷拿3-5元钱出来花。她真怕孩子学坏,不知道该不该给孩子零花钱?给多少?

  于是,记者随机调查了身边的一些家长,发现99%的家长都给孩子零花钱。这些人认为,零花钱是孩子成长的必需,但怎么给,给多少是个学问。大家都认同的一个观点是:给孩子零花钱,可以让孩子认识到钱的用处!也可以让孩子知道1元钱能买到什么东西!如果不给孩子钱的话可能会引起孩子的自卑感和走向叛逆的道路!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零花钱给的时间和数量应该有所改变。

  接受采访的一位周女士说,她家孩子是从五年级给零花钱的,开始是每个月5元,后来孩子把家里的报纸、矿泉水瓶收集了卖给收废品的,有过一分不花到后来积很多又每天买吃的一下子花完的过程。现在孩子学会了记账,知道经常看看自己的钱都花到哪儿去了。周姐姐家境一般,她的孩子潜移默化地受着她的影响,现在已经知道精打细算地花钱,零花钱也已经成功地积攒到几百元,比起那些上班的“月光族”,俨然一副“理财小精英”的模样。

  孩子会不会“拜金”

  也有一些家长不想让孩子过早地接触到钱,害怕孩子会变成“小财迷”,小小孩子就一身的“铜臭味”。可一味限制也不是办法,毕竟孩子身边有很多同学都有零花钱,都能自己决定买一些小东西,他还是很羡慕的。拼命约束小孩花钱,会令小孩变成“吝啬鬼”。

  小明的爸爸妈妈都是做生意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崇尚“会花钱才知道挣钱的重要性”,从来不限制小明花钱,小明身边总会有一些孩子围绕着,他也常常请这些同学吃东西,小明对此很是得意。可这种不加引导,不限制孩子花钱的做法,笔者不敢苟同,这样会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在零花钱的给付上都和孩子有口头上的“家务协议”,比如,孩子倒一次垃圾给1元钱,扫一次地给2元,甚至练钢琴、练书法、考试成绩达到多少分数等都明码标价。要说,这种方法挺不错的,既给孩子钱了,也没乱给,毕竟有正当的理由。

  可同样是“家务协议”,刘女士的儿子却变成了一个“小财迷”。“让他做任何的事情,他总是先谈钱,拿了钱才肯动手!”“时间一长,我发现他越是有钱,就越是对很多东西不在乎了。有时忘了铺床,被扣了钱,也无所谓。”这让刘女士很是郁闷。

  给零花钱要讲究方法

  刘女士的出发点虽然好,但是混淆了一些问题。钱是劳动换来的,但不是所有的劳动都能赚钱。孩子不是家庭的雇员,孩子的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学习等,本来就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就不应讲价,否则就混淆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还可能会给孩子造成错误的意识。让孩子认为什么事都可以拿钱做交易,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甚至对父母和社会缺少感恩之心。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十分重视儿童的理财教育,这种教育甚至渗透到了儿童与钱财发生关系的一切环节之中。例如美国,家庭培养孩子对钱的认识和理财能力都比较早,社会对孩子“财商”的基本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认识到无法把商品买光,必须在购买时作出选择;5岁知道钱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法国的父母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家庭理财课程”的教育,让他们学会区分不同金额的钱币,明白金钱与购买之间的“有机关系”,不知不觉让他们建立理财的意识。这是值得中国家长们借鉴的。

  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家长可以以如何打理压岁钱和零用钱为切入点,逐步在实践中扩充理财知识。另外,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参加家庭财务会议,让孩子懂得柴米油盐之贵,知道生活的艰辛,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品性。

 


—— 信息源自:南阳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