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霍懋征:小学教师中的大教育家

--------------------------------------------------------------------------------
点击次数:42291  发布时间:2010-2-25 15:09:25

 

2005年1月,霍懋征老师回到北京实验二小讲课。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供图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

●如果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我一生从教的体会,那就是六个字:光荣,艰巨,幸福。

——霍懋征

霍懋征

性别:女

籍贯:山东济南

终年:88岁

去世时间:2010年2月11日

生前住址:北京市海淀区白堆子

生前职业:小学教师

北京,白堆子。那个爱养花、遛狗,但又不舍得花太多时间、总是忙忙碌碌的老人去了。她的身后,是一个用“爱”构筑的教育殿堂,以及无数怀念她的学生。

不论时代背景如何,霍懋征曾给她的学生们高效而快乐的课堂,丰富的课余生活;暮年的她,依然为素质教育改革、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童年”而呼喊。

她的女儿说,霍老师太放不下中国的“大教育”了,到老还争分夺秒地为农村地区的教育“输血”。

2月19日,追悼会现场,温家宝总理亲自送别这位“把爱献给教育的人”。

为师

大学毕业生愿当“孩子王”

1943年,霍懋征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毕业。她放弃留校的机会,再三要求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即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工作。

“她开创了高等教育人才从事基础教育的先河。”熟知当时背景的人都知道,那是一个“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时代,那时的本科毕业生,优秀的留校任教;最次的也到中学教书,没有像霍懋征一样自愿选择小学教育的。

霍懋征在学校教语文、数学,兼任班主任。1956年,因工作成绩突出,35岁的她被评为共和国首批特级教师,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

但大多数的人并不知道,霍懋征的母亲也是一位深受学生敬爱的中学教师;而她的丈夫赵树楷,则是一位中学特级教师。

去过霍懋征家的人,都对她案头成摞的书籍印象深刻。女儿赵萱说,父亲在世时,父母二人每天备课到深夜。

“家里有时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正是这样的书香氛围,使得霍懋征一家三代有8人从事教育事业,1991年当选为“全国优秀教育世家”。

传道

千人来“取经” 礼堂变教室

每年大年初三的下午3点,是60届62班同学留给霍老师的时间。这一天,无论有多少亲朋需要聚会,留京的同学都要准时到霍老师家拜年。

“我们很幸运。”班长王秀文说,他们班是霍懋征生前唯一担任过班主任,并且是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的实验班。霍老师的课从不留作业,但同学们都以优异的成绩升上初中,现在不少人都成了栋梁之才。

在王秀文的记忆里,当年的实验二小是西单手帕胡同的一个院子,东、南、北三面的小楼围成院子,院子里种满西府海棠。

生动、独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上课的兴趣被无限地激发。“上霍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多年后,无论是当年的学生,还是听过她课的同事,都发出相同的感慨。

那时的霍懋征已是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各个学校、甚至外地的教师,都不远千里赶来听霍老师讲课。在王秀文的记忆里,一、二年级时,来听课的人大多还是挤在教室里,偶尔搬到学校的礼堂。后来,隔三差五地上学校礼堂,甚至还要搬着小板凳,到区里的礼堂去上课。

近千名慕名而来的“取经者”,围着1位老师和46名同学。台上的老师和台下的学生,都毫不怯场。

一张霍懋征当年上课的图片在网上流传甚广。照片上的学生们全都工工整整地举起右手,霍懋征在前面讲课。

“事实上,我们都把手举得老高,恨不得垫起脚尖被老师点到。”回忆起当年上课的情景,王秀文仍掩不住快乐。

3课时完成6课书,一学期设定的24篇课文,她讲了95篇。师生的高效互动,让听课的人怀疑这些示范课是事先排演过的。但只有霍懋征的学生们知道,无论来多少旁听的人,霍老师的课都是新鲜的,并且一次通过。

受业

身体力行“无爱无教育”观

“有时在备课室里批评学生,一看到了饭点儿,她就赶紧跑到食堂给学生买包子。”王秀文说,老师的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并不是说说,而是处处都能感受到。

霍懋征的《班主任工作札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件小事:

班上的孩子中午大部分都在学校搭伙,碗筷自备,因为平常在学校刷碗不够彻底,一次周六上午,霍懋征让孩子们把饭碗和碗袋带回家洗一洗,周一再带来。

孩子们觉得这是一件简单的事,都答应了。放学后,许多同学都带了碗和碗袋走了。霍懋征到教室里检查,一看柜子里还有六个碗袋。她便把它们洗干净,用热水烫了碗。

周一,霍懋征有意不再把碗放回柜子里。那几个孩子急着去找老师。

“碗不是都带回家去了,星期六老师怎么要求你们的呢?”

“老师说把碗……”

“那你们一定是忘了带回来吧!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霍懋征故意说。孩子们不做声了。半天才说:“我没带回去。”

霍懋征并没有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们,答应的事就应该做到,如果有困难就应该说出来。

解惑

奔波西部农村“送教上门”

霍懋征这一辈子,似乎总是忙忙碌碌。2005年,84岁高龄的她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依然“腰板挺直、精神健旺”,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她不仅是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还曾当选为民进中央常务委员、首都爱护动物协会顾问等职。

“每次活动,只要时间不冲突,她都回答得非常干脆:去!”首都爱护动物协会会长秦肖娜与霍懋征相识多年,她说霍老师非常喜欢小动物,并在各种场合呼吁爱护动物。

霍懋征在家养了鱼、狗和鸟,自称“海陆空三军总司令”。只要有空,她就会出门遛狗;去给她拜年的学生们也见过老师拉了长长的塑料管子,接上自来水浇花。

但她最挂念的还是“祖国的花朵”。1985年从学校退休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霍懋征奔波于中国的西部农村,“送教上门”的足迹遍布50多个地区,且分文不取。

“一般都是周六到,周日走。一下火车就开始讲课。”退休后陪霍懋征外出讲学的女儿赵萱说,母亲去的地方条件都很艰苦,“但只要往讲台上一站,她就像孩子一样快活,能一口气儿说三四个钟头。”

很多时候因为担心母亲的身体,赵萱不得不以“不要影响听课的老师们休息”为由,劝母亲结束讲课。

“她太热爱教育,太放不下农村的孩子了。”同为教师的赵萱知道,母亲心里有一个“大教育”观,深知教育是民族的希望。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