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2390 发布时间:2010-2-25 15:04:28 要不是教育部自己说了出来,沉浸在"保8"胜利中的国人大概都忘记了还有"保4"的任务。 日前,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2010年度工作要点,提到"今年要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自1993年首次提出教育经费要达到GDP4%的目标以来,已记不得有多少次这样拍着胸脯的保证,即使是教育部长,即使是写进立法通过的"十一五"规划,17年过去了,4%仍然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口号。在最接近目标的2008年,也不过为GDP的3.48%。 当1993年慎之又慎地提出4%目标时,那时我们的经济水平尚远远不及G7,因此教育为发展牺牲点也就认了,但在我们现在的经济总量即将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的背景下,教育为何仍不能跟着GDP"沾光"呢?有关经济发展的各种指标中,我们都是不甘居于人后,但偏偏在教育投入上就显得十分"客气"。 是4%的目标设置得很高吗?发达国家中的北美和西欧国家平均水平达到5.7%,高者超过了8%,而同为"金砖四国"的巴西、印度也高于4%,后者甚至达到7%以上,也就是说,我们只是一直为了达到及格线而努力,还未果。可见,4%并不是什么高标准、严要求,但就是与其保持着一定距离。 或许,财政部门可以将问题归咎于与国际相比,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水平偏低,或是现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让地方财政吃紧,但说到底,不是财政部门拿不出钱来,而是舍不得把钱投在教育上。教育是"软"投资,效果是细水长流,不比"铁公基"这样暴风骤雨的"硬"投资,立马就能看到成果。官员们也是"理性"的,在任期内当然希望能够拿出看得见的政绩,对待教育投入的态度自然是能抠就抠、能挤就挤,反正也没听说哪个官员因教育投入少了而被一票否决的。因此,如果4%还只是不具约束力的"期许",那么"追4"或许跟"夸父追日"的结局差不多。 囿于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体制状况,"保4"不会只因为教育部的又一次重申而能够见证"奇迹"。因此,若能够将现有的教育投入"好钢用到刀刃上",也不失为一个退而求其次的目标。在当前的教育投入比例中,分配不公的问题往往将投入不足更趋放大,比如在基础教育和基层教育的投入往往不足,高等教育的投入却显得有些不遗余力,因为高等教育相比前两者更为显眼,是可以"长脸"的政绩工程。只是投到少之又少的名校身上的钱太多了,有的就拿去给食堂装上了观景电梯,有的则在校门外面修了一条马路,浪费严重。如此,即使以后钱多了,"保4"了,分配的失衡仍然会让教育投入显得力不从心。
—— 信息源自: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