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2871 发布时间:2010-2-21 15:29:09 教育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伟大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温家宝总理亲临通江视察以来,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推动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据初步统计,通江教育2005年至2009年投入是1978年至2004年投入总和的5倍,仅2009年投入的资金占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8.56%,较2004年增长98%。教育条件明显改善。5年来筹措资金1.44亿元,化解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21亿元,新(改)建校舍达21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两免一补”经费总额达2.09亿元;小学、初中入学率实现了100%,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了100%;教育质量大幅提升,2008年高考各类本科上线率达31.5%,比2004年上升5个百分点。当前,通江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群众对教育事业发展寄予厚望。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要求,关键是突出“三个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通江加快发展。 一、坚持牢记育人使命,积极争做合格教师 全县教育的振兴,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教师。广大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认清肩负的重任,践行崇高的使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忠诚事业、为人师表、行为世范,做一位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一)教师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者。广大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珍爱教师的光荣称号。要学习苟晓超老师在大灾面前挺身而出的高尚风范和品格,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以满腔热诚育人,开启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挖掘学生潜质,鼓励学生创造,真正成为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良师益友。 (二)教师要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担当着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重任。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新技术,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育人本领。要培养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和勤勉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教师要做教育改革创新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新的起点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必须用好解放思想这一法宝,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广大教师要牢固树立改革意识,坚持解放思想,积极投身改革实践,勇于探索,开拓进取,推动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改革创新中破解教育发展难题。 (四)教师要做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带动者。广大教师要带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文明新风。要自觉正人品、正风气、正形象,努力学习王瑛同志,争做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要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社会,促进全县上下风清气正。 二、坚持实行校长负责,切实加强教育管理 一个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关键靠校长;校长作用的发挥,关键靠实行校长负责制。要充分发挥校长的作用,认真落实校长责任,把学校的管理权交给校长,把教学教研工作重担交给校长,加强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一)选好校长管校。选好一位校长,改变一所学校。一个好校长必须是政治素质强、管理有方、业务水平高、教师公认。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小学校长负责制、中小学校长聘任管理等有关规定和意见,采取公开测评、公推公选、“两推一述”等形式,把校长的推荐权、选择权交给教师,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推到校长岗位上去。同时,对在任校长加强监督管理,定期开展民主考评,把考核考评结果与绩效工资兑现和职位晋升结合起来,建立校长淘汰机制,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二)落实责任管校。要敢于放权,认真解决管人与管事、管钱与管事相脱离的问题,重点保证校长的学校管理权、教师流动签字权、经费合力使用权、班子提名权、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权、绩效工资发放权等。要权责对等,校长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不力、学校办得不好、教育质量不高、学校管理混乱、出现安全事故、教职员工测评不满意票超过40%以上的,必须严格问责。 (三)提高水平管校。要增强素质管校,按照市委仲彬书记“‘一把手’要实现‘六个转变’”的要求,切实解放思想,修改完善自我,着力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努力实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要率先垂范管校,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育工作中情况,了解师生思想动态,不能当“甩手掌柜”;要清正廉洁、干净做人,管得住手、收得住嘴;要胸怀坦荡、知人善用,要有识才、用才、护才的思想,在用人之长中使其“长”更长,在容人之短中使其“短”更短。要坚持人文管校,校长要尊重教师,善待教师,关心他们的疾苦,力所能及为他们排忧解难;要积极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强化监督管校。要完善制度管校,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考评,积极探索学生、学生家长、社会联动测评机制,把绩效工资与考核考评结果相挂钩。要实行民主管校,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不搞“家长制”,不搞官僚作风;拓宽民主渠道,建设好学校教代会、老教师代表会和校内民主协调机制;加强民主管理,勇于接受各类意见,正确处理各类矛盾。要家校结合管校,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办“家长学校”,参与社区的“学习型家庭”建设,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模式,形成教育合力。 三、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切实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教育优先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必须始终坚持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担责履职,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上下联动重教。党委、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化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基础、抓教育就是抓民生的理念,上下联动,履职尽责,强化保障;要把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好教育目标任务的规划、教育投入的保障、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定期召开教育专题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要坚持领导挂帮学校或教学点制度,经常深入学校协调指导工作,力所能及帮助学校协调处理具体问题;继续把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责任,并作为对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全县上下团结一致抓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创造环境重教。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一要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大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依法规范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严肃查处取缔“黑网吧”,严肃查处和打击村霸强行就读、拉帮结派、纠集和纵容学生参与小团伙等各种侵害学校权益、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二要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督促学校完善安全工作制度,落实安全工作措施,及时整改安全隐患,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党委、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深入开展学校周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决防止酿成重大治安事件和不稳定事端。三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在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扶贫助学、扶贫助残、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要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德育教育建设。充分利用学校阵地,努力探索学校德育教育“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等课题,将德育工作向社会延伸,向社区延伸,向家庭延伸,努力营造更加适合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 (三)落实政策重教。重视教育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确保各项政策落实。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真正履行好牵头负责的职责;财政部门要切实做好教育投入的预算,优先拨付教育经费,优先兑现教师绩效工资,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教育、人事部门要落实教师职称评聘待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按规定办理教师职称评聘;税务、物价、审计部门在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监督的同时,努力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建设、国土部门对教育发展的规划用地、手续办理、规费减免应尽最大可能给予优惠;乡镇、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杜绝资源闲置和浪费,要着力解决超大班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刹住对学校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行为。 (四)树好典型重教。要充分发挥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典型的教育教化作用,对自觉“正人品、正风气、正形象”的校长和教师,对“学习王瑛同志,争做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的校长和教师,对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群众认可、社会满意的的校长和教师,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
—— 信息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