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十年间科技发展 科学家用辛勤汗水换来辉煌成就

--------------------------------------------------------------------------------
点击次数:35378  发布时间:2010-2-4 14:23:08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神舟七号飞船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载着3位航天员,载着整个中国的飞天梦向太空呼啸而去。在太空中,翟志刚举着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跨出中国人梦寐已久的第一步。

    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上天,到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飞船实现首次太空漫步,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在10年间的辉煌闪耀太空。

    10年航天领域的发展,正是1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10年间,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电子、商业、金融,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下,中国的各个领域科技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而正是一批又一批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一个个辉煌的成就。

    石碧

    他的研究能让皮革更漂亮

    从一穷二白,到工业大国,中国以6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工业化的历程。而近10年的变化最是惊人,单从汽车产业来说,1999年,我国的汽车销量为183.31万辆;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2009年汽车市场的最新预测为:总销量在1020万辆。

    10年发展过程同样也是科技进步的过程,汽车生产采用了各种高科技及人性化的安全及便利设施。上海大众正好见证了中国10年汽车工业的发展。从1999年第五代PASSAT在上海大众实现国产,到2009年PASSAT新领驭新问世,除了丰富的安全配置,一副钢筋铁骨的超强车身为驾乘者构架起了可靠的移动安全空间。

    皮革,也是汽车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料。“每一项科技进步,都给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工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四川大学轻纺学院教授石碧先生相信这一点。今年51岁的石碧教授长期致力于制革清洁技术、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植物单宁深加工利用等方向的研究。《绿色皮革化学品的研制和应用》、《高效益清洁化制革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实施》……在这近10年的时间里,石碧发表论文134篇,出版专著3本,多篇论文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具有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他的14项科研成果已在我国化工、林化和制革企业推广,在全国10多个省区形成多条生产线,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正因为这些科研成果及其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应用,2000年,他就被聘为长江学者,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聘为皮革科技顾问和专家组成员,负责研究21世纪皮革工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成为我国该领域的第一个受聘学者。12月4日,他又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轻纺学院一位老师说,石碧教授的研究做到了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能将传统制革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根除,将不利于环境的东西进行处理,从而改善制革工艺。正是他们的研究,为中国制革业发展提供了方向。

    袁隆平

    用科技回答谁来养活中国

    1995年,当粮票已从流通领域步入收藏领域时,美国人布朗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

    只有靠科技。也许有个人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个人叫袁隆平。

    1972年袁隆平与同事们一起率先育成我国第一个实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二九南1号”,并于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选育成第一个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由此,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将水稻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

    用科技引领农业发展,袁隆平的步伐一直向前。当全国农业界的兴奋还没有离开两系法时,袁隆平又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研究超级杂交稻。1998年,这一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经过5年攻关,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以上。2004年,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百亩示范片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也将在2010年提前实现。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再一次在国际上引起轰动,各国水稻专家纷纷向袁隆平表示祝贺,称赞:“中国人,了不起!”

    袁隆平以研究杂交水稻的成果,乐观而自信地回答了美国人布朗的问题:依靠科技进步和国人的努力,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同时还能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据统计,到2006年为止,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增加稻谷5200多亿公斤。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2.4亿亩,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

   李卫

    见证中国人一步步走进太空

    199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做出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确立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路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921工程”。

    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2003年金秋,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两年后的又一个金秋,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首次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

    2008年9月27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从神舟七号飞船上进行了太空行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员能从本国自主研制的航天器上独立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实现这样的航天梦想,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辛勤努力,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神七平安回家,每一步都经过精密计算,就像打靶瞄准,朝着既定的方向精准而归。”神七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主着陆场副总指挥李卫这样解释神七的飞行之路,他也是10年航天的奇迹见证者。

    53岁的李卫,每次看上去都是笑咪咪的。很少有人知道,每一次飞船发射,他要承受多大的压力:神七飞天,对航天员体力是一种考验,对李卫也是无形的压力。“飞船返回时,其实就像从天上扔了一个东西,但我们可以根据控制系统来修正这条抛物线。”李卫说,从神一到神六,每次飞船落地与预定地点都相差不大,最多只有几公里。

    “我们最大任务之一,就是协助航天员出舱。”李卫说,一般来说,舱门由他们指导相关人员来开,如果航天员状态良好,也可以和外面的人一起,两方配合共同打开舱门。为了这一道关键程序,他已经负责培训了相关人员很多次。但是航天员出舱后,李卫的工作并未结束。他们需要进舱查看舱内状况等一系列工作。

    神七,从飞天到太空行走再到回家,每一个小细节都经过精密的计算,每一个环节背后都有无数人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结语】

    10年的科技进步,推动中国10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现在已经自豪地站立在世界的东方。下一个10年,我们会有怎样的科技,也许决定了,下一个10年,我们会有怎样的工业;下一个10年,我们会有怎样的农业;下一个10年,我们会有怎样的航天。

    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终于以其崭新的风貌,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我们期待,下一个10年,崭新的科技的中国。

 


—— 信息源自:大河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