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张治齐:教育不能只有一种标准 根本在体制问题

--------------------------------------------------------------------------------
点击次数:2713  发布时间:2010-2-4 14:19:04

 

 “2010·中国新视角高峰论坛”于2010年2月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我们借互联网新媒体之广泛传播,以百年视角,展望刚刚度过60年大庆的新中国未来。以1949为起点,我们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站在2049回望新中国。中国人,将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带向历史,或者未来?搜狐公司与亿万网民,一起期待智慧启迪。以下是搜狐财经现场专访实录:

  主持人:张书记,首先想问您一下,教育完成最本质的使命是什么?

  张治齐:我觉得按照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讲,一开始要完成人格的塑造,应该是这样。

  主持人:是否有标准来衡量一个孩子是强还是不强呢?

  张治齐:现在的问题是,比如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上应试,说要体现了一种公平,事实上评价人应当是综合评价,现在教育主要问题在于对人的评价标准,本来不应该把所有的标准用一种标准来衡量,不是用一碗水来衡量,这看来是不科学的。

  主持人:在您看来这样的衡量方式是否影响到孩子的天性?

  张治齐:肯定是这样,因为现在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我接触教育接近30年了,要做到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当时就在讲这个问题,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都包括谁?是家长满意,还是教师也在人民的范围内,学生是否也在人民的范围内。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的理解认为把做教师放在了人民满意和人民不满意,我们把受教育的孩子,要从教师的主导角色到学生学习的受教育的主导。而现在所谓人民满意,实际上就是让家长满意。在基层工作当中深有体会,往往忽略了教育工作者教师的感受,更忽略了受教育的少年儿童,他真正的感受是什么,没有人了解,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主持人:将来我们针对这些问题会否采取一些举措呢?

  张治齐:这个事情是很难表达、表述的,确实很复杂。因为现在的教育,做教育就是在讲一个问题,让学生适应教育还是要创造一种适应让孩子成长的教育,这才是教育。因为现在是集中的教学,中国的基础教学规模非常大,人口非常多。教育项目是要建立一种比较统一的模式,来使学生在这个方面接受教育。这里面应该有很多问题,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有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作用,这是教育本身的问题。

  主持人:之前采访到一些学者,在问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其实有很多人强调行万里是非常受启发。我感觉学生在行万里方面,受教育期间主要还是读书,针对这个问题以后会否有所调整或者是怎么样?

  张治齐:应该说今天中国的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吸收了很多外来西方的,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研究,但是现在当今的教育是中国自己古代的教育资源,中国曾经强大,中国文明源远流长,也很光辉,也很丰富,为什么能够形成就是中国有自己的教育,中国是很发达的。到今天来教育自己,应该说对于自己传统教育智慧的传承,比如说行路的问题,过去中国比较讲究读书行路,就有这个说法。实际上我们学生的生活我的看法是他不是在读书,他是在学习,学习知识,学习知识为什么呢?要把这些知识记住,然后要考一个好成绩,将来好有一个似乎光明的未来。就是所有为了明天光明的未来,今天就从很小开始,今天要把书读好。我们也有中国学生到境外去留学的,就是短期的留学人,每年的五年级学生10岁以后才能够出去,然后到国外,比如说到新西兰和英国,也有跟我们合作的学校,这些学生就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和外国的同学进行学习,走进了外国住在了外国人的家庭学习。

  很多家长担心他们出去以后怎么提高语言水平?其实这不是语言问题,而是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能力,包括他受到了国外的文化,他的事业开阔了,他的自信心增加了,他以前有一些事情不会做的现在就会做了。后来家长对学校这样的工作非常认可、支持,包括我们参加这样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这种行动实际上不光是一种对于客观的视野开阔,而是他在思想上的认识的开阔。

  主持人:是否一个小孩子在他10岁以后离开家,然后去远的地方会更利于他的成长?

  张治齐: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现在基础教育这块条件允许。我们在境外也有合作的学校,我们也是通过这样的机会让孩子尝试,他们去完以后回来马上感觉不一样,很多我们没有想到的东西但是他都获得了,包括外籍的学生在中国,他通过到中国他真正看到了一个中国在文化和文明,而且对中国的了解是非常深刻了。

  主持人:目前有一个现状感觉越来越多的学生像教育产业上的一颗螺丝钉一样,您对现在的现状有可行性的建议吗?

  张治齐:没有什么建议,我觉得还是体制问题,包括我们现在搞课程改革,但实际上中国教育改革不管你是课程改革还是评价改革,还是你教材改革都是体制问题。

  主持人:最后我们想请您谈一下您对世博会的看法?

  张治齐:这好像是在中国开的第二次,第一次在昆明。世博会应该说是给我们打开了眼界,看世界能够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我们好像也会组织一批师生去看世博会。

  主持人:您觉得世博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张治齐:至少可以让我们看到今天的大国是怎么样的,也说不好。

  主持人:好的,谢谢张书记,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结束。

  张治齐:谢谢!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