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培华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西部十二省市区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同时也是西部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学校占地1760余亩,建筑面积49万多平方米,各类在校生逾32000名。开办本、专科专业60余个,涵盖财经、商贸、文学、艺术、法律、医学、电子、信息、建筑等九大职业门类,形成了以经、管为主,文、法、工、医等多种学科协调互补发展的模式。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风雨80余年,培华人带着对教育改革的不竭热忱和育才兴国的信念,经历风雨,几度浮沉,却坚毅执着的一路前行,走过了80余年辉煌不凡的历程。在发展进程中,学校一贯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遵循“校誉至上、质量第一、自强不息、开拓前进”的治校方针。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注重对外文化与学术交流,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切入点,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定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先后荣获“中国十强民办高校” 、“中国百强院校” 、“ 中国民办教育成功典范”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名校”、“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陕西诚信民办高校” 、“陕西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2009年,培华学院全面启动“X+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课程设置上重基础、重实践、整合精炼了教学资源。立足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及与其相应的社会转型,培华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做法:一是重视素质教育。这既是对过去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的矫正,也是对新时期高级人才的质量要求,强化了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养成。二是宽专业、厚基础、窄方向。针对市场经济需求的多变性和现代科技发展中知识信息增长的迅速性,将原来的基础性专业面拓宽,同时又保证基础之上的专门化。三是课程综合化,即学科相互渗透与跨专业、跨学科选修。素质教育的施行,人文教育的强调,以及学科的融合,集中体现了培华学院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即通识教育。从理论研究到改革实践,通识教育俨然成为我国大学改革的良方。
新生入学教育是引导和帮助新生树立远大理想目标、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大学生活的第一课,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和发展。培华学院启动了对2009级新生入学教育的改革,一改过去只搞军训,只听报告的老模式。在入学教育设计中突出重点,有主有次,不仅是原来的军训和纪律教育,而是对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进行一次大学的“全程式”教育,也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生活、生命、生存的“三生”教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培华的画卷就是一幅幅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求是创新的画卷,她一以贯之的“以人文本,德育为先”的科学定位;“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博大与恢宏,将继续散发出更加灿烂夺目的理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