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也遭遇寒冬,如何危中求“机”,安全“过冬”?从“2003非典”到“2008金融危机”;从“单一高考(论坛)辅导”到“中学生全科培训”;从“立足北京”到“辐射全国”,有着十年办学经验的光华鼎力培训学校,以自身为参照,为教育培训机构应对行业“三大”危机开出了五大“良方”,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北京市海淀区光华鼎力培训学校校长武俊杰
近年来,教育培训行业日趋成为中国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伴随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到来,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遭遇寒冬。2009年下半年,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以来,整体危机系数有所下幅,众多教育机构抓住时机开拓创新,实现了“危”中求“机”、逆势增长的发展态势。
教育培训机构遇到的“危”
一、行业诚信度下降,家长信任度降低。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8年受理的投诉增幅前十位中,教育培训投诉居第三位。2008年全年受理教育培训类投诉达2468件,比2007年的1875件增长63.5%。
纵观教育培训投诉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承诺无法兑现,与家长提前签承诺书、提分保证书等,最后承诺无法兑现;二是宣传时夸大师资,连续上课却没有效果,白白花了家长冤枉钱;三是承诺了开课时间却不按时开课,导致其它辅导班也没能报上,耽误考生宝贵的备考时间;四是不履行合同,家长要求退款,玩文字游戏,千方百计强调学生或家长的过错。等等。
总之,因为一些“草台班子”和无合法办学资质培训机构的存在和不诚信经营,导致整个行业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投诉越来越多,诚信度急剧下降。很多家长缺乏辨别优质教育机构的经验,带孩子参加了很多辅导班,成绩却在原地踏步甚至下滑,导致家长报班时顾虑重重,造成整个行业的招生困难。许多品牌培训机构在办学和宣传过程中,深感家长内心的困惑和戒备,为让家长“眼见为实”,明明白白消费,特邀授课名师在开课前举行规模各异的公益讲座,使家长直接感受到授课教师的教学魅力。
二、成本增长大于收入的增长,行业良性发展受阻。
就近几年的整个行业形势来看,教育培训机构已进入“三高”时代,一是教师工资高;二是宣传费用高;三是员工成本高。随着教育培训机构队伍的日益庞大,家长的眼光越来越挑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及家长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学习硬件和软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上课费用越压越低,而对师资的要求越来越高,咨询的问题越来越专业,对教学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这就迫使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利用便利地段的高档写字楼作为教学场地,必须聘用高水平、高知名度的特(高)级专家教师授课,必须录用具有教育专业背景的高水平、高素质工作人员,还要在教学环节严把质量关,更要在教育服务水平上下足功夫。这些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方需求,这样的高成本投入将造成行业发展的巨大压力。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也由五年前的40%下降到现在的不足20%,发展遭遇“瓶颈”。
三、行业内的无序竟争,导致机构“内伤”严重。
由于教育培训机构数量的剧增,伴随着新一轮培训热潮过后,很多教育机构开始呈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态势,关键原因就是业内的无序竟争,甚至恶性竞争。
大大小小的教育机构鱼龙混杂,但也有些培训机构办学经验丰富,能紧跟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自己的教研队伍,正规化的教学管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更有显著的教学效果。而有些机构则为了拉拢学生和家长,片面夸大办学年限和教学成绩,胡乱承诺教学效果,用普通工作人员冒充一线教师,为了成本低而无原则地降低授课费;不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地盲目教学,不研究教育政策地随意开设各类班次,加之师资的混乱,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因此,造成很多家长不再信任课外辅导机构,使原本有限的培训市场更加相对萎缩,导致一些诚实守信、教学优良的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着“生存难”“发展难”的问题。
以往,说到特许经营,人们想到的往往是零售、服务、快餐等行业。而前不久随着第二届培训教育连锁发展研讨会在上海的召开,以北大青鸟、东方爱婴、环球雅思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教育连锁品牌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标志着中国教育连锁企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然而近期笔者在调查中国教育连锁企业发展现状时却发现,教育标准化不仅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着很大的争议,发展到今天,在执行的过程中更是阻力重重,正所谓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任重而道远。
●中国教育连锁机构在争议中起步前行
如果现在审视中国教育连锁机构的发展现状,只从数字上看可能我们会看到一份份很不错的“履历表”。
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燕来女士告诉笔者:“红黄蓝早教中心1998年最初成立时只有一间亲子教室,几名亲子教师。自2001年开始拓展连锁加盟事业以来,现在在全国的23个省、市拥有200家亲子园和16家高品质的双语幼儿园,平均每周在红黄蓝接受早期教育的宝宝就超过5万人,教职员工也发展到4000多人。”
“环球雅思学校自2001年引入连锁加盟经营模式后,由当初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拥有63所成人英语学校、83所青少儿学校以及2500人左右的教职员工。” 环球雅思学校总校长张永琪也向笔者介绍说。
“我们由最初一家店、5名员工,现在已经发展到在全国拥有310家店、2300多人的规模。” 东方爱婴早教中心董事长贾军向笔者表示,“东方爱婴自引入连锁加盟模式以后,一直在健康、持续、稳步地向前发展。”
而对于中国教育连锁加盟机构的标志性企业——北大青鸟的名字人们现在可谓并不陌生,从2000年北大青鸟IT职业教育推行特许加盟经营业务模式以来,它已从最初的14名员工发展到全体系员工10000余名,授权培训中心240余家,合作院校450余所,覆盖全国90余座城市,年收入18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38.6%。但回顾过去,北大青鸟IT职业教育公司CEO杨明告诉笔者:“八年前的中国,认为特许经营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这种经营模式放在传统的餐饮等服务领域并无太大难度。而把特许经营复制到教育领域,多数人认为它很难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当时北大青鸟把这种模式引入职业教育以后曾在业界引起不小的争议。直到今天这种特许加盟的经营模式成功并得到认可以后,这种争议才基本消除。”
●标准化成为摆在中国教育连锁加盟机构面前的一道大难题
规模化复制是连锁加盟经营体系的一个制胜法宝,但实行标准化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专业化的业务模式、操作标准,更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协力来执行好这个标准,因此实行起来可谓难上加难,这也成为制约中国教育连锁机构发展的一块大“绊脚石”。
北大青鸟IT职业教育公司CEO杨明说,“标准化要求每个人、每天做的事情、做事的结果、做事的过程、做事的质量标准都一样,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全力以赴地去做,完全可以具备这样的知识和技能,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毅力能坚持下来。所以,教会一个人并不难,而要求他每天都按照同样的标准履行职责却是一种考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谈到教育标准化执行的难度,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燕来和北大青鸟IT职业教育公司CEO杨明都谈到了教育连锁机构的特点问题。史燕来说,教育连锁企业有别于制造业、餐饮业等行业,难就难在教育水平的一致性,也就是人的标准化。教育的核心是内容,内容的执行和内涵的发掘和表现需要通过教师来完成,而教师的理解力和表现力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水平必然会良莠不齐。杨明指出,教育连锁企业的特点就决定了它比其他连锁形式要更难:首先,比如餐饮业加盟企业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分开的,生产汉堡包是在厨房里生产,这种质量管理完全是企业自己的事。教育业难在消费者要参与到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这个过程不但包括老师讲课,也包括学生听课,它是一个共同发生的过程,所以就很难。其次,消费周期非常长,如果是吃个汉堡包,前后也就一个小时,但我们要学习就要学很长时间,所以是一个比较难管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