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58180 发布时间:2010-1-25 14:47:20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创新完善双语教学机制和深入开展“傣语进课堂、汉语进佛寺”活动,增进了民族文化交流,探索出一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新路子。 景洪市境内居住着傣族、哈尼族、基诺族等12个少数民族,全市总人口47万余人,少数民族约占三分之二,大部分少数民族都会讲傣语。 开展“双语教育”是增进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针对双语师资力量弱、教学质量低和经费保障少等问题,景洪市制定实施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小学双语教育工作的意见”,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小学中普遍开展“双语教育”,不断探索创新双语教学机制。 针对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佛教,长期以来形成“佛寺即学校、佛爷即老师,和尚就是学生、经书就是课本”的习俗,为消除听不懂汉语和看不懂汉字的现象,景洪市深入开展了“傣语进课堂、汉语进佛寺”活动。 “傣语进课堂”活动即在以傣族学生为主体的学前教育阶段,从母语教学入手,让傣族学生学会傣文的声母、韵母和拼读、拼写规则。“汉语进佛寺”活动即组织双语教师配合云南省佛学院西双版纳分院、佛教协会,采取送教育到佛寺的方式,帮助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僧补足文化教育。
—— 信息源自: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