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靳尚谊谈教学与创作:油画是工业化时代艺术

--------------------------------------------------------------------------------
点击次数:62834  发布时间:2010-1-25 14:46:58

 

  2009年于新中国来说是一个历史节点,于中国美术书法界来说,也可说是一个重要节点,外在呈现的高中低各种美术书法活动活跃、艺术品市场逆势而上,内在显现的从理念到体制机制乃至大生态的深层变动,都颇值得回味返观。2010年及更远的以后如何接续去岁及之前的良好态势,如何从内外多方面进一步推动中国美术书法的良性发展,令人期待。本报特开辟“艺术面对面”栏目,通过与美术界、书法界重要人士的对话,总结过往,提前捕捉中国美术书法未来的潮流脉动。——编者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素描这个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引起过激烈争论的话题再次进入美术界视野。作为一个向西方学习的成果,同时也是现代中国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基础环节,围绕在素描周围的讨论,从油画引入中国的第一天开始就没停止过,并且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两大主题——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互纠葛。如今,再议素描,并非旧事重提,更不是简单的讨论素描教学,而是以此为切入点,在一个全球化的视野中,在大多数西方美术学院已经不再教授包括素描在内传统技艺时,面对中国美术发展中传统画种依然占主导并且各方面强烈呼唤反映时代的精品力作的大背景下,回到起点、理清思路、规划未来,就此我们专访了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

  记者:您说过教学中“素描解决的是水平问题,而不是风格的问题”。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有点疑惑,西方油画大家荷尔拜因和丢勒的素描都有很强的个人风格,这跟您说的是否有点矛盾呢?

  靳尚谊:这里面有个大背景需要了解。改革开放后,整个文艺界都对“左”的路线进行批判,反对“文革”时期单一的文艺形式。那个时候,邓小平同志已经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政治运动了。在文艺方针上,把为政治服务取消,只提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但是广大群众在“文革”中压抑的情绪依然很强烈,很多人都在发牢骚,说以前太窄了,艺术家没有个性,现在要提倡个性,提倡创造,这就是要有风格;并且认为包括素描在内的基础不重要了,特别是写实基础、写实风格已经落后了。我们要学生上美院,是要他们打基础而不是创造风格。上学是为了提高绘画水平,至于风格,那是平等的。风格是从个性中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老师可以引导你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是更重要的是提高你的水平。风格是画的过程中形成的,好的老师既可以帮你提高水平又能够帮你形成风格,而这些都是以后的事。素描,首先解决的是好与不好、生动与否的问题,个性不必多谈,也不需要过多提倡。西方也是这样,随着艺术的功能改变,才逐渐形成不同的风格。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所有的一流画家,素描都是好的,没有好的画家素描画不好的,这也说明素描是个基础水平问题。

  记者: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曾说素描可以让人从粗糙变得精致。这样说来,素描显然不仅是一个关乎创作的问题,您认为呢?

  靳尚谊:素描里包含的内容很多,自然也涵盖徐冰说的使人变得精致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修养在里面。素描不仅仅是科学不科学、准确不准确的问题,还有生动不生动等,它的内容很宽泛。像老一辈画家徐悲鸿说的“尽精微、致广大,宁方勿圆、宁脏勿洁”,这都是素描问题。明暗转折要方不能圆,这是什么?是格调,素描要硬要结实,这是艺术修养的问题。此外,素描还包括画的构图、明暗、结构等构成问题,还要注意画面的韵律,综合说来,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但是“文革”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一些人把素描看成是落后的、纯技术的问题,这是一种误导。

  记者:正如您说,素描如此重要。可是我们知道有很多西方的美术学院,已经不再教授包括素描在内的传统绘画技巧了。同时,最近也有人表示,油画的希望在中国,对此您怎么看?

  靳尚谊:油画的希望在中国?可以这么说也可以不这么说。油画是人家西方的画种,我们能学得像就不错了,这种说法缺乏科学性。只是说,现在西方暂时在学院里画油画的人少了,学校里面也不这么教了,但不是说他们就没有大师了,包括具象写实在内的领域也有相当不错的画家。

  其实,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里面有个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们需要清楚。油画是工业化时代的艺术,中国画大体是农业化时代的艺术,他们的高峰在那个时代。现在的西方已经完成工业化走向信息化了。因而,后现代、观念艺术比较流行,但这不是全部,绘画依然大量存在。中国很多人不了解西方,以为他们只有观念艺术。其实,他们的艺术生态很平衡,有古典的也有现代主义和观念艺术,很多中产阶级依然在买油画,美国的风景画就卖得很好嘛。说到中国,改革开放后,我们到是各种风格都有了,但问题是速度太快了,质量难免会有问题。目前的中国从经济到艺术,都面临着重新调整。当我们什么都有了,就该考虑质量的问题了。我也想呼吁,大家该扎扎实实地做学问了,不要用以前的那种政治思维来研究艺术问题,所有的人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学问,打派仗的争论该停止了。

  记者:一提到素描,我就想到了中国传统的线描。当年潘天寿先生对国画系该学素描还是线描引起过争论。这么多年下来,在您看来,美院国画系学生的素描训练对其也是大有裨益的吗?

  靳尚谊:当然,我支持这个观点。我知道你说的这两种观点,总结起来一个是说要中西融合,一个说要拉开距离。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它们是在一定时期出现的争论,属于比较正常的争论。有人认为,学素描学坏了,容易丢掉国画的优势。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素描是一个科学研究人的办法,我们的山水、花鸟画没这个问题,一接触人就有这个问题。古代画家画人就几根线,现在看起来可能有点毛病,但你说他很好也是可以的,因为里面有另一种美。不过,画好素描要研究解剖和结构,这样人画得真实了,画人的能力就强了。所以,这里面有个大的背景就是自油画引进中国以来,它确实是一种好用的画种。

  向西方学习,是自“五四”以来一个大的社会潮流,这是一种趋势,不可避免。在艺术上,不同观点什么时候都有,但要看到学素描,是强调学习西方的一个结果,现在来说也是个很实际的问题。我们知道通常的视觉艺术,一部分是绘画雕塑,一部分是设计。所有我们看到的物品,它的基本原则就是造型和色彩,道理全在里面。这个学好了,就有一个标准摆在那里。这就是油画的抽象美,它是判断好画的一个标准。所有物品的抽象美都来自油画的写实基础,这是很专业的问题。但这种抽象美与中国画的线与笔墨不同,它来自体积、空间的构造,包括线的关系、面的转折等构成关系,还包括色彩的和谐美,这源自写生,这里的色彩是在研究光照下的色彩而不是本色,而这些都是从真实世界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在相当长时间内,油画是工业化时代的艺术,是非常好用的艺术,它对所有的视觉门类都是有帮助的。我们现在强调的想法,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它们。

  记者:按照您所说的,最近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上,我们看到的不少国画很像油画,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吗?

  靳尚谊:在全国美展上,不少国画看起来像油画是很多人的看法,而且连版画都像素描、油画了,这不是中国画一个画种的问题,这是不同画种趋同化。那油画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太像照片了。这是近些年来比较普遍的现象,应该引起一些画家的注意。

  但是我要说,这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里面有很深层的历史原因。向西方学习、工业救国、体制转变等,反映在艺术上就是用油画改造中国画,为什么呢?因为油画好用,这是一个时代的趋势,谁也避免不了,现在我们的中国人物画的能力不就大大提高了。

  现在我们面临的整体形势是,在工业化还没完成时,信息化也来了,反映在艺术领域就是工业化期间的艺术还没弄好,所以艺术上的问题很多。总的来说,过程太快,加上有些人比较着急,想走捷径,很多学问不深入,一些基本的东西不太懂。就说中国画,它要有中国画的特点就要讲笔墨,画人物画也要讲笔墨,但人物比山水难多了,现在我们的人物画也在求变,这很不容易。对于全国美展,很多画家有功利心,想得奖,比如去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很多画家在作品题材上都往这靠。但画家要做的是画好画,什么风格都可以,关键是水平要高。不过,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一个阶段现象。喜欢艺术应该是画家的主要目的,功利性不要太强,得奖不是成为大艺术家的必要条件。我们提倡了几十年的个性,现在怎么样呢?我们个性并不强,功利目的太多。这需要调整,慢慢调整。不要太着急,把问题心平气和地讲出来,科学一点,不要把问题说得太绝对了,调整是需要过程的。

 

 


—— 信息源自:中国艺术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