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通江“四强化”推进科技扶贫远程教育培训

--------------------------------------------------------------------------------
点击次数:2414  发布时间:2010-1-21 14:27:53

  为提高广大干群的综合素质,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通江科技局采取“四强化”推进科技扶贫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领导,确保教学点工作专人抓。科技扶贫远程课堂开通以来,市、县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教学点培训课堂教学规划、参训人员的组织及设备日常维护管理等工作。市、县科技系统的领导多次深入教学点学习,解决教学点培训中的具体问题,把科技扶贫远程教育培训作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在民胜镇周子坪村隆重举行了科技扶贫远程教育授牌及启动仪式,向当农民宣讲培训目的及意义。二是及时成立了市、县两级合一的科技扶贫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确保工作专人抓。三是迅速组建了远程教育教学组织机构,使教学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宣传,确保教学点培训知名度。按照科技扶贫远程教育培训的要求,通江教学点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谋体大力宣传科技扶贫远程教育的意义,使广大农民、科技工作者和农村创业者真正认识到了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脱贫致富奔小康,达到干部群众受教育,农民朋友得实惠的目的:一是在市、县电视台播放科技扶贫远程教育新闻专题片4期,大力宣传国家科技部在通江县设立的首个教学点。二是在市、县党政网和市、县科技系统局网发布远程培训信息10条,使全市人民更进一步地了解远程培训的目的和意义。三是在《巴中日报》、《四川科技报》刊登远程培训内容5篇,宣传报导科技扶贫远程教育培训的典型事迹。四是组织组织科技人员编印实用技术资料,全年编印了《农村科技信息指南》12000册,《农村实用科普小知识》5000册,《节能减排手册》8000余册,科学防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张贴科学防艾画报300多张,发放国家卫生部编印的《科学防艾》小册子1000余册。通过宣传激发了广大干群参训的积极性,提高了广大干群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管理,确保培训设备运行正常。为提高科技扶贫远程教育培训质量,通江县按国家、省、市科技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通江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远程教育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设立了科技特派员、科技信息解答咨询办公室,聘请了专人对教学点的设备、设施维护管理,确保每期培训时卫星接收设备正常开通,音像图像高度清析,保证了培训效果和质量。

  四、强化培训,确保参训群众得到实惠。为圆满完成教学点的年度培训目标和任务,通江县按科技部远程课堂每期培训内容的要求,精心组织参训人员,每期参训人数达到了50人以上。一年来成功地举办了7期培训班,专家授课14天,培训农村经纪人、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及乡村医生,农民、等各类学员1850人次,受益人员约2万人次。每期培训时通过电话将讨论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反馈到演播室,得到了丰小强、王金岩、朱莉娜、周延志、濮存昕、葛美莲等专家的现场解答,化解了参训人员的疑难。通过培训,目前通江县已涌现出8名农村经纪人就地创业,在民胜镇周子坪村建立了“百万袋无公害标准化袋料银耳生产基地”、“10万椴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80亩双孢蘑菇种植示范基地”、“香菇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等以通江银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链,年生产规模可达450万袋,年产值可实现2400万元,解决了当地300多农民就地务工,辐射带动了周边200多农户发展食用菌生产,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