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改变千人一面按部就班的教育模式

--------------------------------------------------------------------------------
点击次数:2323  发布时间:2010-1-21 14:27:39

  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作。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大学能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和难以破解的难题。创新人才成长和培养有其独特的规律,只有深刻认识和遵循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大学才能较好地培养创新人才。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以实际行动回答上述问题,通过组建创新班,抓住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大关键要素,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首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片面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知识面的铺陈,低估了学生知识存量的深度和广度,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潜能。程序化的知识传授和按部就班的教学有时甚至阻碍了学术“天才”、尖子生开展学术探究的激情和个性的张扬。尖子生、偏才、怪才有着不同寻常的知识和智力结构,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殊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知识学习、被动学习和基础学习观念,树立起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三位一体、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辩证统一、“带着问题打基础”的学习观念,按照学习、研究和工作一体化模式,开展以解决前沿科学问题或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如果把培养创新人才比喻为种树,那传统的模式是先长好根,再长树干、枝叶,创新班的尝试则是让树根、树干、树叶同时生长。我校秉承研究型教学、学术无起点、探究式学习的新理念,采用一种“倒过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直接接触科学研究前沿,以科学研究促进和带动学生的学习。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其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改革模式、创新机制。传统的千人一面、按部就班的教育模式适应批量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但不利于尖子生成长和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个性化的教育,优才优育。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就是机制创新的产物。传统的大学人才培养有着非常严格的课程计划和培养体系。如果不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就无法实行新的培养机制。只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机制的创新,才能促成个性化教育的开展,并进而使得常人眼里的偏才、怪才摇身一变成为在科学研究中独当一面的天才、帅才。

  再其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打造平台,提供舞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继承性人才,不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创新的根本在实践,只有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才能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作为国内顶尖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为创新班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活动平台,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学生全面参与到“国际千人基因组”、“973蚕的遗传多态性”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中,进入了华大基因研究院所定义的“核心科学研究团队”。创新班学生在一流的科研平台上带着兴趣和问题学习,从事顶尖的科学研究,产生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也就成为偶然中的必然了。

  创新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组建创新班只是成功探索的第一步。我们正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促进更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我们深信:只要锐意改革,大胆探索,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涌现出一大批大师级的创新人才。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