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家长困惑 学校无奈 综合素质评价成“鸡肋”?

--------------------------------------------------------------------------------
点击次数:2860  发布时间:2010-1-15 13:22:23

 

  在网上竞选大队长——这是一直走在素质教育改革前沿的广东省华阳小学去年10月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在网上,每点击一次竞选者照片,选票数就累计增加一张。竞赛的最后一天,一位家长在群里向朋友们发出了援助信号,希望能为孩子争取更多的选票。

  这是广东省中小学如火如荼推行素质教育的一幕。

  “学生忙,家长们更忙”,大到干部选举,小到上课不迟到,为了让孩子品德教育得分高,家长们的神经一秒也不敢放松。加上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去年在高考招生中首次将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录取“硬挂钩”,随后,广东2009中学校长论坛上,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将强化“综合素质评价”。

  此举无疑让家长们担忧,将来初、高中入学会不会都要与德育教育“挂上钩”。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从学校到学生再到家长,似乎都更累了。

  去年教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

  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在去年高考招生中,对报考该校中文系的12名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又不服从调剂退档处理,同时,也有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这个全国首次将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招录取“硬挂钩”的做法,一石激起千重浪。

  有人说,这是素质教育的破冰之举,但将来学生素质评价是否会和中考甚至与初中入学挂钩?“素质教育当然应该搞,但这样的做法无疑加重了学生和家长们的负担。”有学生家长为此忧心忡忡。

  家长:规矩繁复就是素质教育?

  感慨的不仅是高中生家长,连小学生家长也感慨,“现在家长越来越难当啊!”一直走在素质教育改革前沿的广东省华阳小学在去年10月份,又推出了一项新的改革:学生在网上竞选大队长。在竞选页面上,每个竞选学生除了贴出自己的照片,还要加上一句竞选口号,再下面就是每个人的所得票数。

  在网上,每点击一次竞选人照片,竞选所得票数就会累计增加。这场竞赛的最后期限是10月31日。一位家长在群里向朋友们发出了援助信号,希望能为孩子争取更多的选票,那时已经离截止时间还有一个小时。然而,最后的努力没有改变最终结果,好多竞选学生的选票也在最后“冲刺”。

  孩子的失落,让家长无比揪心。广州某中学的另一位家长,也表示了同样的苦恼:“现在学校为推行素质教育,制定了不少班规,上课迟到、带篮球进教室、没有当班干部,这些都成为德育教育考试拿不到高分的原因。”

  “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这让我很迷惑。素质教育的内容最终就是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执行这些繁复的规矩,就是素质教育了吗?”有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

  学校:中、高考录取与素质评分还未对接

  广州三中校长梁国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山东的这种录取方法实属全国首例。他解释,在广东,高考录取还没有与综合素质评分真正地挂起钩来,只是在学生的高考成绩旁,附带综合素质测评的成绩。这种方式从2004年就开始了,当时在全国多个省、市作为试点,广东省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内地,初中还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人格还在成长中,德育考试及格不及格,这个成绩在广东现行的录取体系中,并不体现。

  “于私来说,高中从升学率的角度考虑,都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因为德育教育考试不合格而被退档,而综合素质考评都是本校自评,所以,几乎很少出现这样的极端情况。”梁国就说,至少广州三中这些年来还没有一个毕业生德育教育不合格。

  国家从2004年实行课程改革,高考内容统一划归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选修、必修都有学分,学校要给这些毕业生一个真实的学分。

  作为校长,梁国就也说到综合素质评价的难度,“评价的东西都是带有主观性的,评价得严格,或者评价得不好,都带有一些主观因素。其实最理想的做法是用语言文字描述,对学生成长进行记录。”

  学校也有学校的苦衷,梁国就说:“什么叫人民满意的教育?如果学生都考不上大学,那家长肯定不满意。那是不是考上大学,人民就满意了?其实我也搞不清。落实下来,升学率还是评价一个高中实力的最终标准。于是,大家都抢着抓升学率,最后陷入怪圈。如果我不抓升学率,而是花大量时间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后升学率上不去,学校慢慢就被边缘化了。”

  专家:素质评价调整后是高考有益补充

  把综合素质评价评分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与校长的无奈相比,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所所长张敏强对这种方式持肯定意见。

  现在高考制度还不完善,张敏强坚持认为,人们将高考神圣化,但高考并不是万能的。“高考制度需要补充,综合素质考评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形式。”不过,他认为现在操作手法上可以有所改进。

  “比如,从现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表》考评的项目来看,道德品质第一项是爱国守法。一个人是不是有爱国意识,最显著的表现是国家发生危难时,能否为国家牺牲生命,在和平年代,甄别评价起来比较难。按照现在的规定,是不是说一次没有参加升旗仪式,就不是个爱国的孩子,或者说,每次都能参加的学生,就一定是最爱国的?”他说,这些评判都应该再写实一点、具体一点,更有操作性。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