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让更多教育家从课堂走出

--------------------------------------------------------------------------------
点击次数:38786  发布时间:2010-1-14 14:29:49

 

  1月10日上午,钓鱼台国宾馆出现了让人心动的一幕:

    北京十一学校首批入选中国教师报“教育家成长工程”的14位普通教师依次走过红地毯,登上主席台,接受大红的证书和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品——彩陶大笔筒。

    一位嘉宾在现场发出感慨:这个活动非常具有仪式感。

    的确,好的理念需要好的载体来表达。中国教师报“教育家成长工程”启动仪式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好的理念——对优秀教师、对正在成长的未来教育家的尊重。

    中国教育走到历史的今天,怎样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热烈期盼?

    温家宝总理给出的答案是:要培养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要提倡教育家办学。要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问题是,教育家岂是呼之即出的。

    在中国,一提起教育家,人们可以细数的不是古代的,就是外国的。和上世纪初先后出现蔡元培、张伯苓、晏阳初、陶行知等一批教育家的情况相比,和改革开放之初,一大批意气风发、锐意创新的教育家活跃在改革舞台的情况相比,今天在全国有影响的教育家几乎销声匿迹,不见踪影。

    产生教育家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有人分析说,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初,当时国家发展的排序是:改革——发展——稳定;经过30年跨越式发展,今天国家发展的排序已经转变为:稳定——发展——改革。从某个角度来说,教育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那种自发性的、自下而上的改革完全变成了由政府部门统一部署安排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也许,这是一个国家开始步入正轨、步入成熟的标志。

    那么,未来的教育家将从哪里产生?将如何产生?

    在谈及“谁是教育家”这个问题时,十一学校现任校长李希贵对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时参加的一个研讨会印象深刻。当他提出,除了请专家参与这个课题研究外,还应再请一部分中小学优秀教师参与进来。主持会议的马格教授立即反问道,“难道中小学教师不是专家吗?对于分析评价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就是专家!”

    这就是认识的不同。在我们传统的思维习惯中,总是认为只有那些在高等院校或教育科研机构的教授、学者才有资格被称为“教育家”,而不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然而今天的教育家,可能不是产生于轰轰烈烈的革命式的大潮中,可能不是产生于师范院校的书斋里,而就在我们普通的校园里、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上。

    课堂,其实是教育家成长所必需的土壤。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终身都在校园里生活,他教过小学、中学,教过各门学科;他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当校长,又当老师,他的成就来自他一生的教育实践。

    当然,教育家不是随随便便轻易可以冠名的,其本身需要有一些特定的素质: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实践,需要有爱的胸怀和广博的知识,需要有享受教育的美妙感觉以及常人不具有的那种坚忍执著,在同样的环境中却能造就出不一样的杰出人才。

    当更多的教育家从课堂中走来;当教育田野上,能够自由生长出各种各样的美丽花朵,我们才可以说,我们的优质教育有了真正的基础和保障。

 


—— 信息源自: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