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5日,有网友在镇海当地的论坛里发帖,提出了一个当地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在镇海中学,当地的学子占了多少比例?帖子发出后,镇海教育局网络发言人迅速回帖,但直到前天这个数据一直没有得到正面回应。
一时间,该帖的点击量近2万人次,跟帖达200多条,成为当地群众议论的热点话题。昨天,镇海区教育局有关领导就这个话题与部分网友面对面座谈,并明确回应:现在就读镇海中学的学子中,当地生源占了大多数。
网友原帖
网友“招宝山和尚”:在镇海中学读书的学生中,镇海学子占了多少比例?镇海中学的成长离不开镇海人民的哺育,大家有权得知相关信息。
网友“说不得”:吸收一定比例的外地生源,更加有利于镇海中学的发展。再说高级中学毕竟不是义务教育,与义务教育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现场对话
为何招那么多外地生?
昨天下午3点半,在镇海中学行政楼三楼会议室,6名网民代表和镇海区教育局、镇海中学的相关负责人坐到了一起。
镇海区教育局副局长毛志挺透露:镇海中学学生中,本地生源比例占了多数。
毛志挺说,简单地看数字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在数字的背后还有一些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首先,镇海中学的定位是省内外的名校,像杭二中、效实中学等名校适当地招收一些外地生也是正常的。
其次,按照规定省一级重点中学必须保证每个年级规模在8个班级以上,三个年级就是24个班级以上,而镇海区户籍人口约为22.5万人。有的县(市)区的户籍人口达到100多万人,从每万人进入省一级重点普高的比例来看,镇海区的学子进入省一级重点普高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几率还是不低的。
如何均衡优质教育资源?
网民“钓客”提出,目前镇海区名师很多,但是名师在各学校之间的配置不均衡,作为拥有优质师资力量的镇海中学,成了镇海区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如果镇海区的学子大部分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家也就不会只盯着一所学校了。
毛志挺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目前,镇海区在教育硬件上已经达到了均衡,在教师待遇上也消除了城乡差异。教育部门也准备在各学校的师资力量配置上尽可能地均衡一些。2010年,在高中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中,镇海中学在师资上也将对龙赛中学等学校加强支持,让优质教育造福镇海人民。
网友评论
问题关键是教育资源稀缺
镇海网民李先生对镇海中学的生源讨论话题很关心。他认为,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是导致网民紧盯这个问题不放的根本原因。从理性上讲,网民提出这个问题是乎合理性,不得不承认这所学校的牌子首先是“镇海中学”,然后才是“浙江省中学”,解决本地生源的优质教育资源问题是她的首要任务。
“没有不能达成理解的问题,只有没有积极和真诚的沟通。”李先生说,多数网民都是理智的,他们也希望镇海中学能继续守住品牌,谁都不想砸自家的牌子,要是镇海中学办烂了,就是100%招本地生源又有何意义呢?他们无非就是希望对本地生源有所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