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3039 发布时间:2010-1-6 14:48:03 2010年的考研即将拉开大幕,对于很多学子而言,一年的努力即将在考场的一刻得到检验。如何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科学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更好的提高成绩,成为了摆在所有考生面前的重中之重的任务。 根据最新考研考试大纲,阅读理解C节(即英汉翻译)共5小题:“主要考察考生准确理解概念或结构较复杂的英语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为400字的文章,并将其中5个划线部分(约150词)译成汉语,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从中考生可知,对于考研翻译而言,其本质是考察三大方面: 1.“结构较复杂”:可理解为英语中的常见句法、核心语法理解的考察; 2.“概念较复杂”:即考研文章中学术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复杂概念、专业术语、高频功能性词组等。并且需要考生在整体理解和把握了语篇材料全文的基础上,进行译文的选择。 3.“准确、完整、通顺”:除了对上述文字材料的正确理解之外,还考察考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即对输出语——汉语(TargetLanguage)的驾驭能力。 针对上述要求,考生在复习考研翻译的时候,应针对大纲中所给出的四大“考查要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1.词义的推测和选择能力:根据上下文确定词汇在语篇中的精确含义。“瞻前顾后”的考虑一词多义的选择。 2.英汉语序的转换能力:将英汉句式表达方式不同的内容,“汉化”为符合地道汉语表述的句子。 3.语篇逻辑层面的把握:文章总体结构、词句、段落之间的衔接等。 4.语域的选择:理解作者观点、意图、态度等,并根据作者的态度倾向,用恰当的汉语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应转换。 因此,在复习阶段,应针对能力方面的散打要求和四大考察要点进行复习。而根据很多同学的复习特点和最终的效果,笔者将其分为三个层次: 一、“浑水摸鱼” 在这个阶段挣扎的同学,往往采取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复习方式。 这些同学比较典型的复习方法是: 1.做翻译题(要么精读全文后做题、要么完全不看原文,直接翻译句子) 2.核对答案 3.改正错误 4.查单词 5.背单词 这种复习方法看似节省时间,练习完一篇题目只需要不到半小时时间,但从效果来说,相对比较低效。仅仅是“为做题而做题”,不仅收效甚微,而且即使看到了标准答案,也往往是无从理解。 其实如果知道了考研翻译考察的实质(正如上文所述),则应该知道,每一道题目的设置,都是为了完成其考察的要求。因此,仅仅关注词汇层面,往往因小失大,最终的复习效果也往往是“浑水摸鱼”,难见起色。 二、“雾里看花” 第二类同学,往往在第一类同学的基础上,通读原文,并且会参考很多参考资料上附带的“全文翻译”。这样做虽然表面上看,理解了原文的内容,但在翻译技巧方面,收获甚微。尤其在培养考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几乎没有太大的改进。这样往往导致在遇到陌生题材的话题时,考生同样不知所措。 三、“秋风扫落叶” 想要“治标又治本”地掌握考研翻译的考点,则需要在“浑水摸鱼”、“雾里看花”的基础之上而“秋风扫落叶”——秋风过处,落叶飞尽。 因此,推荐考生在最后阶段,进行考点精炼——“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把每道题目搞透,则是当务之急。 1.计时做题: 考研翻译在考场上做题时间不超过20分钟,可利用秒表计时,形成对时间的感觉,培养做题节奏。并且通过计时,可以精确了解自己在考研英语各个题型上所需的时间,有利于考场上从容不迫地完成全部试题。 2.核对答案: 因为翻译题目是主观题型,即使在真实的考试中官方给出的满分答案也不可能与“标准答案”字字对应、一字不差。因此,考生在核对自己的译文与答案的差距时,不要关注由于汉语的语汇丰富性所带来的"同义表述"所造成的差别,而应关注自己的译文与标准译文和原文之间所表达的语言内涵之间的差别。并且按照考研翻译试题的分段给分点,估算自己的译文版本能获得的成绩。 3.分析评分标准: 考研翻译部分是分段评分、微观评分的,并不是要100%翻译出来才能够得分,因此,要分析试题的评分标准,熟悉踩分点,形成对重点结构、考点结构的敏感程度。 4.分析考点词汇、短语: 考研翻译部分的结构性、功能性的词汇(包括一词多义)、短语、固定结构等,重现几率较高。有助于“一劳永逸”地解决考研词汇层面的问题。 5.分析句中核心语法、句法: 考研翻译中,语法和句法的考点相对比较集中,在核对答案后,要分析该句中的句型(简单句/复合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副词性从句),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则翻阅语法书籍的相关部分,查缺补漏。 6.长难句背诵: 形成语感。背诵10个长难句的意义甚至超过了翻译50个长难句。因此,看似耗时、费力的背诵,其实是最佳的“偷懒”方式。 7.出题句的前后句重译: 一句话真实含义的正确理解和翻译,往往取决于其上、下句的内容,因此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可以尝试将出题句的前一句、后一句话分别翻译,更有助于深化出题句的精准理解。 8.难点积累、抄写、背诵: 每翻译一句话,将其中的收获总结在笔记本上(而不是仅仅标注在练习材料上),这样,经过几轮的训练,难点将会逐渐减少,做题将会日趋熟练。最终才能够在考试中得到远超过全国平均分的成绩,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又扎实地前进了一步。 祝所有考生在2010年考研考场上取得佳绩,金榜题名!
—— 信息源自: